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10:04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员,一直是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在现今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传统的讲练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技能发展的需求,而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师范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间顺序的翻转,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结构重新调整,以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翻转课堂研究现状,结合掌握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先学后教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以及对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基于对学习者的前期分析,设计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2014学年上半学期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实践具体在《模块一:技术与教育》和《模块三:技术与教学》的学习中开展。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辅以课堂观察,最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以及提高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434;G40-057
【部分图文】:

学校分布,课堂研究,情况


图2-1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学校分布情况逡逑论文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多数集校的研究数量紧随其后,同样是在实践性强的,多为介绍国外翻转课堂经典案例、模型,涉及W及中美案例分析比较。理论研究的论文主要是征、教学设计思路等方面展开研究。逡逑翻转课堂在我国的研究现状,笔者根据文献的响力的文献共计27篇,按照作者、研究对象、

模式图,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线性代数


学生也能跟上进度。W上定义从不同维度对翻转课堂作了解释,关键性生角色的变化。逡逑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邋Gonzalez邋?在2011年度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确指出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的不同,主要从学习结构的角度来分堂"的作用与效果。逡逑曼?可汗(Salman邋Khan)对其做的解释是?;这种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一方面,调动课堂参与者的积极性,是对普鲁±人创造的流水线式的教善。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模式能将更多互动融入课堂,让学生自主控制却没有解决按年焌分班、学习进度统一化的问题。在此萨尔曼?可汗辩翻转课堂,将其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逡逑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构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模格斯了(Gerstein,邋2011),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部分,构建,即实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演示应用?,如下图所示。课堂中活动开始,如W合作形式开展手工作业、实验等艺术活动。然后,学生频、在线讨论进行探索相关的概念意义。之后,学生通过完成测试、撰成意义建构,最后是小组的演示汇报、成果展示。逡逑'

课堂,课堂模式,太极,知识内化


于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相对而言的,课前"知识传授"逡逑+裸中"知识内化",主要从教学结构方面来对其定义。并构建出课前、课中环节相逡逑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下图3-4示。逡逑七邋f逦逦邋逦逦邋\逡逑I邋谭少I■吗逡逑..^邋I邋逦^邋X逦巧巧/邋^… 兰心逦巧逡逑采f义缘y逦哀巧坏钱逦巧3/逦线左}^束逦考逡逑窗邋lil\邋1邋.——■<逡逑I ̄《巧;9邋j逦「品占^下—奴巧笨。逡逑图3-4张金磊等人构建的翻转课堂模型逡逑但早期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定义大多是停留在对其国外学者定义的转述,W逡逑及对课堂的结构、实施过程的描述上,目前许多学者逐渐开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逡逑更深层次的语境内涵考虑。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博±赵兴龙(2014)则认为翻转课堂逡逑在国内语境中的意义有别于国际语境,认为翻转课堂由关注学习场所转变为关注教逡逑学活动的全过程;由关注单一学习行为转变为关注综合教师、学生、媒体、环境等逡逑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由关注在线视频的观看转变为关注智能诊断系统支持下、逡逑W学生为中也的媒体环境;由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转变为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逡逑程的深度樐合,并主张将其更名为"翻转'教’'学@可见赵兴龙学者主要是从逡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来分析翻转课堂的。逡逑通过W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翻转课堂中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课前知识逡逑?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山.远程教育杂志,2012邋(4):邋48逡逑?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川.现代适程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2 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3期

3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1期

4 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2期

5 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6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5期

7 阮全友;;翻转课堂里的TPACK和TSACK——基于一项英语教学研究的讨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黄琰;基于DBR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2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12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