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9:4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教育则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自然而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始于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中讲到:“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1)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品质教育。而家风体现的正是一个家庭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整体性精神风貌,可以说是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家风映现的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道德的要求,它的差异性在于,各个家庭在不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对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认识、理解、认同、选择程度不同,从而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庭化过程中烙上了家庭的烙印。事实上,家风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化、生活化。我们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实现控制社会,对社会成员进行主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其出发点在社会,落脚点在家庭。而家风教化是为了适应社会要求,教以家庭中的社会新成员社会主导思想所要求的内容,其出发点在家庭,落脚点在社会。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二者都是立足于以德育人的做人教育,另一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导思想的体现和反映,无论是家风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要培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主导思想要求的个体,从而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获得社会中的资源来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化教育。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分别从家风思想政治功能的理论问题、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三大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阐释了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探讨了家风的内涵、特征以及历史形成。家风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要求的家庭化。从家庭层面讲,家风表现为家庭成员稳定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它是家庭教育长期教化的结果。其次,在厘清与家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探讨。我们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立足于以德育人的做人教育,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化教育,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教育。也正是由于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统一性,从而决定了二者的教育内容上的一致性。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纵观历史上的家风内容,无外乎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另外,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上来讲,家风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家风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也是终身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巩固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力量。最后,探讨了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作用及实现方式,提出了家风促进个体社会化,维系家庭和谐稳定,实现社会控制,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传承社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讨论了家风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三大系统“心理、思想、行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即家风具有心理系统中的人格塑造,思想系统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的养成,以及行为系统中的行为规范的作用。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方式方法的辅助。言传身教、因其事而知其教、严慈相济的训导、家书传谕家规约束,以及生活环境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有效方式。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状况。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职能、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了家庭的部分职能让渡于社会,致使很多传统的家风载体失去了。另一方面现代家庭不再作为生产的单位,人们对家庭的依附性逐渐减弱,加之家庭结构从大家族、大家庭到核心化、小型化的变迁,使得备受重视的家风教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再一方面,族长、家长的退位,以及民主观念的兴起,使得家风不再向过去那样具有强制性、约束性、权威性。除此之外,文化变迁、社会风气、独生子女政策等等因素都促使了当代家风的失落。总的来说,当代家风存在着家风教育活动的缺失、传统家风的淡忘、家风文化的不继,以及家风教育的社会氛围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家风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失范状态,进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得不到巩固、有效性不高,以及“富二代”、“官二代”偶像化等等现实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家风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而且是各种行为规范培养的基础“园地”、个体品位教养实践养成的“母校”。因此,通过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当代重构,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构,必须立足于现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同时,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也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资源,弘扬与传承传统优秀家风文化与老一辈革命家家风文化,把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老一辈革命家家风文化融入到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之中。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需要一个合力的系统,是全方面、多角度的构建。首先,家庭作为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的直接主体,其中父母是家风的掌舵者,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并自觉培育优良家风。对于领导干部家庭来说,家风的培育和建设不仅仅是家庭私事,更是关系到党风廉政的大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率先进行家风的培育和建设。其次,家庭是社会中的家庭。社会对家庭的引导和约束必不可少。社会要借用各种媒体宣传古今中外家风教育典范,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家风观。再次,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确立家风建设社会性评价机制与奖惩制度、建立子女传承家风文化的教育机制,以及制定“家风”为主题的节日礼仪是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的约束力量和制度保障。同时,我们在坚持立足中国现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三个面向”的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的原则下,结合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老一辈革命家家风文化,以及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精髓,提出了“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以和为贵、勤俭节约、宽厚谦恭、孝老慈幼、平等待人、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立志勉学、勇于担当、敬畏生命、爱国敬业、集体为先、公正廉洁”的当代家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的内容。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78;G41
本文编号:2826181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78;G41
本文编号:2826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2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