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12 00:55
   涂又光(1927-2012),字君实,河南光山人,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根植于中国文化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同时又深具个人风格的、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本研究试图对涂又光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探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涂又光先生的生平,通过梳理涂先生的教育与学术人生,追溯其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渊源。文章认为,他幼时打下的国学功底、清华园习得的哲学知识与治学方法、社会阅历的深刻体悟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等,都成为影响他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文章探讨了涂又光先生的哲学思想,指出涂先生长期从事哲学研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如:特殊高于普遍的本体论思想、实践高于认识的认识论思想以及“只能看实际、看行动,不能看理论、看口头”的方法论思想等,这些都影响着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成为其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涂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包括:性灵说;三li说;教育自身;“知的载体”与“知的自身”;从“有知”走向“无知”;反刍律与经验律;“泡菜说”;终身教育思想等;并试图提炼出涂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丰富的哲理性、浓郁的人文性、深厚的民族性与爱国情怀、贯通的历史与现实统一性等。进而,探析涂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文化意蕴,认为他将教育定位于文化领域,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兼采他山之石,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等方面,而且他自己是以身载道,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践行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最后,探讨涂又光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维护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尊严、传承和创新中国教育学以及唤醒和提升精神文化生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还有着“经世致用”的目的,对于当下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总之,深入探究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拓展教育历史人物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哲学理论的内容,而且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和传承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0-02
【部分图文】:

分布图,学科分布,大类,分布图


?v?13<20.00K)??图3关子涂又光研宄的学科分布图3??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学科分布图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教育思想主题研??1?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2雷洪德.涂又光先生的大学之道[J].高等教育研宄,2010,(9).??3?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6??

分析图,总体趋势,分析图,哲学角度


图2关于涂又光研究的总体趋势分析图1??从学科分布来看,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其中人物传记类达??22篇,从高等教育学科角度研宄的有13篇,其次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角度的研??究和哲学角度的研究。总体而言,对涂先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两次研讨会对先生治??学、从教、生活点点滴滴的國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雷洪德??教授曾说过,“先生的大孝之道以1993年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之前是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卓;;知识与生存——教育认识论新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2 罗海鸥;;真正的师者——涂又光先生的为师之道[J];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3 谢志浩;;涂又光:守先待后[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董云川;张琪仁;;明德、新民与至善——涂又光先生“中国高等教育总规律”的释解[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刘克明;;江海劳人入旧都——涂又光的诗词成就及其诗教思想[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6 雷洪德;;涂又光先生的幸运与遗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年02期

7 左兵;雷洪德;;缅怀大师风范 弘扬学术精神 追寻教育真谛——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8 贺祖斌;谢明明;;涂又光“人文·科学”思想与当代大学特色发展[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李小平;;涂又光先生“照着讲”与“接着讲”的学术智慧[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张应强;;以学术研究的方式纪念大师——在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兆锋;“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国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桂芳;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7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37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