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视域中的校园欺凌现象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理论基础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儿童观与校园欺凌的历史省思
(一)儿童观的历史回顾
(二)片面儿童观与校园欺凌的内在联系
1.儿童观的人性基础
2.儿童的成长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3.背离人性的环境与校园欺凌
二、儿童观与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特征
1.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
2.我国校园欺凌现象的特征
(二)儿童观视域中校园欺凌现象的反思
三、儿童观视域中校园欺凌的原因探析
(一)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欠缺
1.家长儿童观的扭曲
2.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
3.家庭教养方式出现问题
(二)学校教育人文关怀缺失
1.学校教育中儿童观的偏差
2.教育目的功利性突出
3.教育方法忽略了对儿童的关注
4.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三)法制体系不健全与儿童法制教育的缺失
1.法制体系中对儿童的认识不全面
2.儿童法制教育的欠缺
(四)技术理性的桎梏
1.对人的“物化”
2.对教育的“异化”
3.知识成为权力对人的控制
四、校园欺凌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中加强儿童的道德教育
(二)学校教育加强对儿童的人文关怀
(三)完善校园欺凌的立法、加强儿童法制教育
(四)回归教育的本性、重新认识儿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瑾瑜;;教育的儿童观基础及其现实问题反思[J];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01期
2 蒋雅俊;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3 阮素莲;;陈鹤琴幼儿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教育评论;2014年08期
4 王建华;;道德及其教育的省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04期
5 刘旭东;;行动: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点[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6 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刘晓东;;童年资源:从贫乏的童年到丰饶的童年[J];人民教育;2014年04期
8 李新;;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对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张斌贤;王慧敏;;“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10 韩雪军;;教师儿童观的革新:基于儿童人类学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楚婧;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2 邵传再;农村中学生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3 向敏;中美校园欺凌防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范小云;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竞;小学校园霸凌行为调查及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嘉瑶;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厂童工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何洁;陈鹤琴儿童玩具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许小燕;海口市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德育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9 张琼;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10 沈会军;初中一年级学生被欺凌行为、学校生活满意度、旷课之间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2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6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