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使用习俗性知识的二次加工探讨
发布时间:2020-11-20 04:09
为了应对习俗性知识的教育功能扩大化,防止教师个体教学期待和教学实践发生断裂,需要完成习俗性知识使用的二次加工,其要求包括对常识类习俗知识的整编和糅合、对主观类习俗知识的归谬和排除以及对实践类习俗知识的验证和改造,主要途径包括确保常识类习俗知识符合教学需求的选择标准、防止主观类习俗知识功能扩大化的事实性归谬以及消除错误的实践类习俗性知识,最终达成提升教学选择和意义摄取有效性的目的。
【文章目录】:
一、教师使用习俗性知识的二次加工要求
(一)教师使用常识类习俗知识的整编和糅合要求
(二)教师使用主观类习俗知识的归谬和排除要求
(三)教师使用实践类习俗知识的验证和改造要求
二、教师使用习俗性知识的二次加工途径
(一)确保常识类习俗知识符合教学需求的选择标准
(二)防止主观类习俗知识功能扩大化的事实性归谬
(三)消除伪装性和隐蔽性错误的实践类习俗知识改造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90926
【文章目录】:
一、教师使用习俗性知识的二次加工要求
(一)教师使用常识类习俗知识的整编和糅合要求
(二)教师使用主观类习俗知识的归谬和排除要求
(三)教师使用实践类习俗知识的验证和改造要求
二、教师使用习俗性知识的二次加工途径
(一)确保常识类习俗知识符合教学需求的选择标准
(二)防止主观类习俗知识功能扩大化的事实性归谬
(三)消除伪装性和隐蔽性错误的实践类习俗知识改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凤炎;郑红;;改变道德习俗: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2 李江源;魏杰;;论教育习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习俗因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5期
4 张卫,徐涛,王穗苹;我国6-14岁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区分与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5 李江源;;教育习俗与教育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6 康永祥;;教师习俗性知识浅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7 赵坚;;论教学规范的习俗化[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7期
8 柳国辉;论法律与习俗下的学校管理[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郑富兴;;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03期
10 韩大林;;教育行为·教育习惯·教育习俗[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艳;从习俗的角度审视学校道德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娜;4~6岁儿童在道德和习俗领域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9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9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