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友善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0:32
友善观是以道德为本,以关怀为基,立足“崇德向善为人”的根本宗旨,体现尊重理解的善意态度,互帮互助的亲密互动以及甘为付出利他精神的多维多层价值指向。新时代,将友善观置于日常生活的视角之下,就是在探清友善观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之后,使友善观在它本身所产生出来的地方——日常生活,再次得到检验,以便发现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阻碍及解决路径。这对于加强友善观的凝聚力、践行力,进而带动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友善观培育进行了探究:友善观的内涵解析。从本质入手,挖掘友善观的道德本质并进而揭示道德在友善观中的重要地位。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在友善观之中,是友善观的核心价值精神体现。在利益划分的基础上,概括友善观的三重境界,并由此阐明友善观的确切内涵。友善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以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双重逻辑思考,得出友善观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友善观的起源地,而友善观一经形成,就必然引领日常生活发展。二者的密切联系是以日常生活视角研究友善观的必要前提。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难题。友善观要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真正践行,就必须...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友善观的内涵解析
(一)友善观彰显道德本质
(二)友善观映射人文关怀
(三)友善观反映交往境界
二、友善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
(一)日常生活是友善观的起源与归宿
(二)友善观是指导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三、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困境分析
(一)友善观渗透到日常生活观念的阻碍
(二)友善观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的困难
四、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路径
(一)走向日常生活,促进友善与日常生活观念融合
(二)贴近日常生活,激发友善与日常生活载体融合
(三)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友善与日常生活实践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道德“友善”的当代建构——以对西方与近代儒家的考察为基础[J]. 赵琦. 伦理学研究. 2016(06)
[2]反思“人性自利”[J].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 2016(06)
[3]论阻碍友善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落后观念及其摒弃[J]. 江传月.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9)
[4]在“友善”中践行核心价值观[J]. 李慧华,和思鹏. 人民论坛. 2016(25)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初探[J]. 付安玲,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4)
[6]论友善缺失的危害、成因及矫正[J]. 丁雪枫.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教育[J]. 詹古丽. 黑河学刊. 2015(11)
[8]习近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高国栋. 思想教育研究. 2015(10)
[9]从四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内涵[J]. 艾国,刘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10)
[10]友善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J]. 黄明理.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硕士论文
[1]友善价值观及其践行途径[D]. 孙珍.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 蒋曼.重庆工商大学 2014
[3]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 崔雪.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272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友善观的内涵解析
(一)友善观彰显道德本质
(二)友善观映射人文关怀
(三)友善观反映交往境界
二、友善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
(一)日常生活是友善观的起源与归宿
(二)友善观是指导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三、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困境分析
(一)友善观渗透到日常生活观念的阻碍
(二)友善观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的困难
四、友善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路径
(一)走向日常生活,促进友善与日常生活观念融合
(二)贴近日常生活,激发友善与日常生活载体融合
(三)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友善与日常生活实践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道德“友善”的当代建构——以对西方与近代儒家的考察为基础[J]. 赵琦. 伦理学研究. 2016(06)
[2]反思“人性自利”[J].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 2016(06)
[3]论阻碍友善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落后观念及其摒弃[J]. 江传月.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9)
[4]在“友善”中践行核心价值观[J]. 李慧华,和思鹏. 人民论坛. 2016(25)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初探[J]. 付安玲,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4)
[6]论友善缺失的危害、成因及矫正[J]. 丁雪枫.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教育[J]. 詹古丽. 黑河学刊. 2015(11)
[8]习近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高国栋. 思想教育研究. 2015(10)
[9]从四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内涵[J]. 艾国,刘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10)
[10]友善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J]. 黄明理.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硕士论文
[1]友善价值观及其践行途径[D]. 孙珍.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 蒋曼.重庆工商大学 2014
[3]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 崔雪.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2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3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