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自爱的完成及其超越 ——卢梭德性观的教育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1-06-24 09:00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爱有诸多误解,认为自爱不过是披上了外衣的自私,因而对其避而远之,不去探究自爱的真实内涵,并将其排除在教育视野之外。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自爱,为自爱正名。全文以卢梭的自爱观为理论基础,首先考察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对自爱的相关描述。卢梭在其“三篇论文”中另外两篇中详细阐述了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样子,野蛮人单纯、善良,他们自爱永远只关涉自身,欲望和需要都十分有限。可是随着人类文明世界的发展,自爱逐渐被异化,人们开始变得自私虚荣、追求物质财富的富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一切都不是卢梭愿意看到的,可是,人性往而不返,回到过去的原始状态显然不是卢梭的意思。既然单纯美好的状态已然不复存在,那么教育就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教化人们追求善于美德。回归之路长且复杂,因此只能使儿童从婴儿期、幼儿期和童年期,就对其实施自然教育,发展孩子的身体,锻炼感官的,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少量的有用的知识,总而言之,就是只让孩子与物打交道,减少因能力不足而发展出来的欲望,为下一阶段的同情教育奠定基础。接下来就是要将自爱进行巩固,卢梭强调同情作为自爱生发出来第一个欲念,是对自爱的巩固。同情使我们从关注自身走向关注...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自私、自利的风气在学校中蔓延,违背了教育的本真追求
        二、现代教育下自暴自弃者增多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一般性自爱的研究综述
        二、卢梭自爱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爱何以成为德性教育的基础
    第一节 人最初的自然状态
        一、良善乃人之本性
        二、基本欲念之自爱
    第二节 “自然之爱”变成了“私有之爱
        一、科学艺术的过度繁荣
        二、对他人的比较与模仿
        三、自私与虚荣占据人的内心
第二章 自爱的限制:规制能力之外的欲望
    第一节 意志教育
        一、养成唯一的习惯——不命令他人
        二、增强体质——满足身体自由
    第二节 消极教育
        一、锻炼感官——增强判断力
        二、限制想象力——防止心灵污染
    第三节 有用教育
        一、引导好奇与学习知识
        二、进行劳动与掌握技艺
第三章 自爱的延伸:他爱的发生
    第一节 正视同情
        一、同情“三原理”
        二、爱己到爱人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同情心教育
        一、历史教育——发展人的“类”感情
        二、寓言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节 宗教教育
        一、认识上帝
        二、诉诸良心
第四章 自爱的拓展:转向爱人
    第一节 爱情教育
        一、结识“智慧”
        二、体悟爱情真谛
    第二节 政治教育
        一、游历
        二、研究政治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爱与教育爱[J]. 高德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2)
[2]自爱视域下的学校教育[J]. 安冬,高德胜.  中国德育. 2018(10)
[3]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J]. 刘铁芳.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5)
[4]“关心你自己”:不能失落的教育之“本心”[J]. 高德胜,安冬.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02)
[5]卢梭论想象力与教育[J]. 崔珂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卢梭的教育意图[J]. 刘良华,曾世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7]同情教育:公民德行养成的根基——卢梭《爱弥儿》第四卷中的一个审思[J]. 曹永国.  现代大学教育. 2015(02)
[8]卢梭的榜样人生[J]. 陈华仔.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2)
[9]《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 刘小枫.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01)
[10]《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 戴晓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01)

博士论文
[1]《爱弥儿》大义[D]. 刘通.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爱欲与教化[D]. 刘艳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自然与德性[D]. 任崇彬.复旦大学 2014
[4]“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D]. 陈华仔.湖南师范大学 2012
[5]亚当·斯密美德思想研究[D]. 侯红霞.复旦大学 2012
[6]卢梭与Narcisse问题[D]. 汪炜.复旦大学 2011
[7]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 沈嘉祺.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原动力[D]. 陈龙忠.兰州大学 2017
[2]卢梭寓言教育思想探析[D]. 周俊卿.曲阜师范大学 2017
[3]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研究[D]. 杨倩倩.东南大学 2015
[4]善与美德之辨[D]. 孔德猛.中共中央党校 2014
[5]论卢梭的“良知”概念[D]. 朱晨怡.复旦大学 2013
[6]弗洛姆自爱思想研究[D]. 蒋文静.湖南师范大学 2008
[7]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 牛媛媛.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46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246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