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视域下青少年爱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25 19:40
爱是人之德性之根本,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有关于爱的教育问题就会始终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都在寻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生存大道。如何生存?如何更好地共处?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从态度形成理论和态度改变理论为切入视角,将爱作为和谐社会的有效机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证了爱的教育失当带来的社会危害以及进行爱的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在态度理论视域下如何具体的对青少年培养爱的态度,展开爱的教育。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观念尚未定型,缺乏辨别能力,思想方法简单,容易在情感两极之间摇摆。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沾染了商业气息,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教育的本性导致学校爱的教育缺位;社会对极端工具理性的追逐使得具有奉献精神的爱被排斥;个人利己主义对自己过分的爱阻碍了青少年形成社会爱。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加之态度教育引导不力导致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形成了消极的态度,出现了思想认知冲突,行为倾向偏差,情感提升受阻等种种问题。进...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又涉及3-4个相关变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同情”到“爱”——休谟的同情利他模型[J]. 张燕. 科学经济社会. 2018(01)
[2]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爱的加减法”[J]. 王晓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5)
[3]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J]. 高维,武秀霞.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6)
[4]道德选择与爱[J]. 邵永生. 道德与文明. 2017(03)
[5]中学生科学态度特点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两所高校的理科新生为例[J]. 应向东,张晓岩.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1)
[6]论积极道德态度的培养[J]. 谢文凤. 中州学刊. 2013(10)
[7]道德实践视阈下爱的教育[J]. 曾骊.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2)
[8]道德教育中的态度改变机制探析[J]. 郭毅然. 道德与文明. 2011(01)
[9]论爱与教育爱[J]. 高德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3)
[10]爱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石[J]. 张雪梅,杜学元. 现代教育科学. 2008(08)
博士论文
[1]论德性养成[D]. 刘芳.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 罗湘明.中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爱的教育》的教育价值研究[D]. 金利.石河子大学 2017
[2]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D]. 孙夕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态度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 刘菊.西南石油大学 2017
[4]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实施研究[D]. 赵琳.杭州师范大学 2016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研究[D]. 张琦.沈阳建筑大学 2015
[6]“态度理论”视域下的中学生思想转变问题研究[D]. 刘淼.苏州大学 2011
[7]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 马进.山东师范大学 2011
[8]论教育爱[D]. 孙磊.天津师范大学 2008
[9]爱与和谐社会[D]. 裘肖平.浙江师范大学 2007
[10]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 黄志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9832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又涉及3-4个相关变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同情”到“爱”——休谟的同情利他模型[J]. 张燕. 科学经济社会. 2018(01)
[2]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爱的加减法”[J]. 王晓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5)
[3]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J]. 高维,武秀霞.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6)
[4]道德选择与爱[J]. 邵永生. 道德与文明. 2017(03)
[5]中学生科学态度特点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两所高校的理科新生为例[J]. 应向东,张晓岩.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1)
[6]论积极道德态度的培养[J]. 谢文凤. 中州学刊. 2013(10)
[7]道德实践视阈下爱的教育[J]. 曾骊.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2)
[8]道德教育中的态度改变机制探析[J]. 郭毅然. 道德与文明. 2011(01)
[9]论爱与教育爱[J]. 高德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3)
[10]爱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石[J]. 张雪梅,杜学元. 现代教育科学. 2008(08)
博士论文
[1]论德性养成[D]. 刘芳.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 罗湘明.中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爱的教育》的教育价值研究[D]. 金利.石河子大学 2017
[2]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D]. 孙夕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态度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 刘菊.西南石油大学 2017
[4]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实施研究[D]. 赵琳.杭州师范大学 2016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研究[D]. 张琦.沈阳建筑大学 2015
[6]“态度理论”视域下的中学生思想转变问题研究[D]. 刘淼.苏州大学 2011
[7]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 马进.山东师范大学 2011
[8]论教育爱[D]. 孙磊.天津师范大学 2008
[9]爱与和谐社会[D]. 裘肖平.浙江师范大学 2007
[10]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 黄志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24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