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校园IT基础平台的服务可用性
本文关键词:浅谈提升校园IT基础平台的服务可用性
【摘要】:随着学校信息化应用与设备的增加,IT基础平台的故障率与维护量快速增长,造成平台可用性无法得到保障,分析造成可用性不佳的问题,在基础架构方面提出优化改进方法,在IT管理方面提出一个提升可用性的模型,该模型关注性能监控、容量管理、统一配置。
【作者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
【关键词】: 性能监控 容量管理 架构优化 可用性
【分类号】:G47;TP393.06
【正文快照】: 1.问题现状近两年,随着全球公有云、私有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再次提速,2014年全球云IT基础设施同比增长18.7%,据IDC预测,2015年该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达到21%。云计算带来的驱动力将使IT基础设施的增长也将继续,越来越多的客户发现传统的IT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新的要求,企业愈发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昂;慕德俊;胡延苏;;Web集群的区分服务与负载均衡策略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3期
2 毛承国;张卫华;张进铎;马迅飞;史哲;方凯;;大规模集群运维自动化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年02期
3 陈银鹏;郭莉;;面向多应用系统的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8年04期
4 周莹莲;刘甫;;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4期
5 陆春;黄杰;陈云;;自动化配置技术在高校IT运维的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诗;文翰;肖南峰;;基于无线视频传输的道路灾害监控系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10期
2 谢凯;赵转社;胡少英;陶珏辉;吴家祺;;水调自动化系统高性能数据处理软件设计[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年01期
3 王利;;虚拟服务器集群技术在高校选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1年12期
4 祝裕璞;宋力恒;张丹;王冬星;;基于Cortex和μCOS的SD卡文件系统研究[J];福建电脑;2012年10期
5 陈龙;张天庆;陈宁江;张莉莉;胡丹丹;;可区分服务的反馈式Web应用负载均衡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徐展强;陈家桐;;电力二次系统运维及安全管理系统设计[J];电力信息化;2012年11期
7 马剑锋;;基于负载均衡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年12期
8 邓世权;彭志勇;;基于冗余扩展技术的系统架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08期
9 周亚凤;孙刚;;高速公路雾天诱导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12期
10 马晋;;SDLB技术在高速网络环境协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电视技术;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璐皓;范文庆;黄玮;;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负载均衡与路径选择算法[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罗贺;汪永康;胡笑旋;孙锦波;;基于负载均衡的云服务资源配置策略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3 ZHU Zijie;GAO Xiang;ZHANG Chunhui;;Research of an adaptive PI admission control of Web service[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杨璐皓;范文庆;黄玮;;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负载均衡与路径选择算法[A];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诗;基于视频图像的道路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丹;基于WCF的遗留系统并行架构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3 卢艳睿;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任晓丹;基于资源和实时性需求的任务类型划分及其负载均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薛志方;一种基于校园环境的文件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刘英;基于负载均衡技术的电子政务发布系统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徐强;基于负载均衡的VRR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1年
8 邓罡;RFID编码解析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弦;高可用性URL分类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任肖娜;负载均衡子系统在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毅;孙波;;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11期
2 王庆霞;;浅谈IT运维管理的应用与实践[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11期
3 张前进;齐美彬;李莉;;基于应用层负载均衡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2期
4 王晓川,叶超群,金士尧;一种基于分布式调度机制的集群体系结构[J];计算机工程;2002年08期
5 徐红泉;;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维平台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0年11期
6 戴大蒙;李虎雄;陈赛娉;;综合性能监控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年01期
7 常潘;沈富可;;使用域名负载均衡技术实现校园网对外服务器的高速访问[J];计算机应用;2007年07期
8 黎哲,郭成城,陈亮;一个基于TCP迁移机制的第七层负载均衡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4期
9 杜成武;;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J];金融科技时代;2012年08期
10 温超;;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J];山东电力技术;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雨;孟坛魁;王斌斌;;IT服务管理体系之服务可用性和容量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孔寒;;复苏达标后,容量管理有更好的办法吗?[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周建新;;渗透治疗和容量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王兰芳;;重症心脏容量管理中,护理关注什么[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赵磊;王天龙;;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监测用于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杨向红;;AKI与容量管理[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蔡国龙;;重症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容量管理—合适的容量点在哪里?[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郑学高;;PICCO与CVP在容量管理优越对比及PICCO的护理[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玉想;刘亚晶;;PICCO指导的食管癌术后ARDS患者容量管理[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9 李凤仙;徐世元;;小儿容量管理的真实依据-----从CVP、PCWP到ITBV、GEDV及SVV、PPV[A];2014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暨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计大鹏;IT基础架构设计师[N];金融时报;2007年
2 记者 赵海龙;我市深化环境容量管理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开封日报;2014年
3 ;实现容量管理与IITL的结合[N];网络世界;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义;容量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及心功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2 石屹崴;经食管超声监测对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指导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3 马爱眉;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容量管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亚晶;PICCO指导的食管癌术后ARDS患者容量管理[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陆志强;PiCCO监测在PKRP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6 梁少卿;Vigileo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ALI/ARDS患者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4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96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