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07:35
  语文教科书是师生完成语文教学的媒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意志体现,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对语文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主要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构成,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四大系统之一,在语文教与学中起着助学助教的重要作用。师生是否充分利用助读系统,对语文教与学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2016年9月起,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后文简称“部编本”)开始陆续推向全国使用,助读系统可以说是“部编本”教科书变化最大的地方。本文将视角聚焦到“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后文简称“部编本”七上)的助读系统,通过对“部编本”七上助读系统进行细化、比较、综合等系统性研究,提出有效运用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运用“部编本”进行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本篇论文分三章进行阐释。第一章对“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进行综合概观。首先,从助读系统的构成要素上。其次,从助读系统的价值上,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提示教师的教学方向四个角度作了阐释。再次,从助读系统的呈现方式上,作了页面设置、图文搭配、注释排版、提示补充四个方面的探究。最后,从比较分析的...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研究


“部编本”七上

旧版


图 2:旧版观的看出“部编本”七上和旧版在教科书最前旧版设计为“写在前面”,语气上以朋友的角度书和语文学习的意义,并提出对未来共同的展,保护环境,爱护健康”,解释绿色印刷的含义品,保护环境。科书引导语这部分,“部编本”七上较之旧版变计和内容。是“部编本”七上和旧版单元主题一致的两个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研究


“部编本”七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部编初语教材自读课文有效利用助学系统教学初探[J]. 黄少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17(08)
[2]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 王本华.  课程教学研究. 2017(05)
[3]激活学生阅读力,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编写课文“预习”“阅读提示”指导任务单的尝试[J]. 龙媛.  语文知识. 2017(07)
[4]新语文教科书之“变”:定量比较与质性解析[J]. 张铭凯.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7(02)
[5]初中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对比分析——以苏教版和康轩版为例[J]. 吴爱钧.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12)
[6]中国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和翰林版《木兰诗》为例[J]. 廖昕.  亚太教育. 2016(10)
[7]思维发展理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构建依据[J]. 程丽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3)
[8]“先行组织者”: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理论基石[J]. 程丽阳.  教学与管理. 2009(36)
[9]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理论初探[J]. 程丽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0]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关于插图功能及其利用探讨[J]. 卢杨.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硕士论文
[1]“一标多本”教材观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 朱艳婷.合肥师范学院 2017
[2]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探究[D]. 武蓉蓉.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D]. 王丽娜.苏州大学 2016
[4]人教与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古文选文、助读及注释比较研究[D]. 赵颖.合肥师范学院 2016
[5]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探究[D]. 王云.信阳师范学院 2015
[6]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D]. 黄思宜.扬州大学 2015
[7]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 王超.陕西师范大学 2014
[8]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D]. 齐彩.曲阜师范大学 2014
[9]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使用的研究[D]. 张晓燕.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探究[D]. 李敏.山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1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621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