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体制与模式
本文关键词:试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体制与模式
【摘要】:文章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对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索,并构建了校—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下"四位一体"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学生工作)“校—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下‘四位一体’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研究”(编号:1252XS345)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研究”(编号:JGXM_HLJ_2011106)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具有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此,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更显得尤为重要。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德龙;冯政清;李洪胜;郝际平;;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2 胡守强;;论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2期
3 侯树成;;构建多元化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文献分析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2 朱天磊;孙信丽;刘祥辉;林龙圳;;浅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的工作机制[J];改革与开放;2013年08期
3 胡莹;杨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4 孙宏利;;提高研究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李微;洪志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视角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机制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乔彦军;武永江;;论导师与研究生谈话理念与方法的创新[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侯树成;;构建多元化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8 谭德荣;高松;;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34期
9 张平;孙萍;王亮;;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9期
10 吴培军;谢金荣;;省属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芳;;现代中外研究生导师制度比较——兼论对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3期
2 白强;李华;胡新炼;;关于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的思考——基于导师负责制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4期
3 陈闻;梁富一;;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侯树成;;基于CDIO理念下研究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兼谈增强研究生就业能力途径[J];经济师;2011年01期
5 施莉;;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6 辛玲玲;刘佳;;浅析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徐德龙;李洪胜;刘子实;;关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徐德龙;;自主创新中的真善美[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陈yN鸿;;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2期
10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广;研究生德育中导师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安路萍;中日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东风;;实施“双重”教育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02期
2 郑冬梅;刘二莉;;借鉴ISO9000标准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管理体系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3 游汉娟;;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4期
4 于书洁,杨德勇,曹薇;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金学明;五年制学生行为习惯培育探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郑捷;王艳萍;;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4期
7 赵瑶丹;;地方院校两级研究生管理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1期
8 陈银秀;黄杰;白乔;;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年03期
9 段文卓;孙宏伟;;提高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方法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10期
10 张联群,江昌林,李中山;强化基层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煤炭高等教育;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沫;陈海宁;陈晓猛;;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2 熊成林;葛兴来;冯晓云;赵舵;;提高开放性实验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王奇志;;适用于高校特点招标采购工作模式的探索[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庆章;徐建成;于广建;;“村村大学生计划”——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付家才;沈显庆;;“本科”+“技师”+“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7 刘香;王晨霞;;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张虹;胡群海;;构建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9 乌丽雅斯;;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云鹏;刘志民;;我国大学竞争及其规制探索[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 郑红斌;努力提高中医药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记者 张真弼;研究生培养质量该“研究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基层办主任 钟健能;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教育管理工作[N];陕西日报;2009年
4 晏扬;论文“盲审”作用不可高估[N];市场报;2003年
5 记者 张晓晶;山东:研究生论文抽检合格导师才能评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谢富林;毕业生推荐表填写应慎重[N];中国人事报;2003年
7 中南大学党委 清华大学 宋秦年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江南大学关工委 吉林省高校关工委 同济大学关工委 四川大学关工委 中国农业大学关工委;进一步发挥高校关工委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董洪亮;三所大学的改革新事[N];人民日报;2003年
9 采写 本报记者蔡闯 策划 周迅;博士论文:“半成品”为什么多了?[N];光明日报;2005年
10 陆静斐;研究生更需培养创新能力[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中;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日升;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敏亮;激励理论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中的应用[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牡丹;民族院校“双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颂明;我国高校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探索[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熊毅;我国大学城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8 黄文伟;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中的管理合力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江珂珂;学科综合化背景下理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闫晓楠;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27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