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问题
本文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全日制硕士 专业学位实践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与四个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的比较分析,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术指向与职业指向等不同维度,本文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内涵及其特殊性,指出其不仅具有教育学意义上"实践"的若干特征,还具有另外两个重要特征: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实践与研究构成了在实践中研究、研究型实践的双向构建关系。充分认识"实践"的内涵及其特征,既对推进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four levels and types of training, from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cademic direction and career direction and other different dimension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notation and particularity of "practi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master's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not only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in the sense of pedagogy. There are also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ents as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are not only practitioners but also researchers; Practice and research constitute the two-way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and research-oriented practice in practice.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构建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0006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教育学意义上和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实践”一词起源于希腊文“Praxis”,意为重复进行某种活动,使之变得熟练、有水平,同时还指人类行动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制定计划、付诸实施与应用,它是同logos(理性、理念)相对立的,指向外部的活动[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高峰;张艳蕾;阮许平;;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5期
2 岳爱武;邱新法;;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与组织演变特征[J];评价与管理;2011年03期
3 王翠杰;邵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大学的构建[J];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11期
4 周曲;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J];前沿;2005年11期
5 常晓;魏浩翰;;对洪堡思想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再思考[J];前沿;2007年03期
6 梁军;;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新特点[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7期
7 曹冬岩;;对商学院法学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Z4期
8 高云峰,陈希;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军事科研的互动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10 谷贤林;;学术内外因素与20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粟显进;吴尚忠;赵胤淳;邓玉喜;梁孟光;曾学清;;改革开放以来国土资源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现状分析[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2 李秀英;郑一淳;张志勇;胡宝贵;董利民;;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初探——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刘瑞涵;吴春霞;桂琳;;浅谈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与专业建设[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建忠;周延丽;刘松年;;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再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秦国柱;李娟;;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仁龙,潘艺林;基础性 实践性 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余楠;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1期
3 王干才,杨建瑛;实践活动新论[J];唐都学刊;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华,郭大勇,武海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5年06期
2 徐希元;研究生院在建设研究型大学中的战略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18期
3 苏娜;;国外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之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4 刘虹;;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海;2006年06期
5 杨贵春;;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年15期
6 解丹;;中日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秦秋凤;;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福胜;刘少雪;;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要夯实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9 周刚志;张小罗;;论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学[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郑晓齐;赵世奎;黄照旭;徐明慧;贾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8 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雷玉双;;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级硕士研究生 曾兴无;探究中国的研究生教育[N];中国服饰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周晓东;研究生教育岂容“注水”[N];江淮时报;2006年
3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努力开创学位工作新局面[N];安徽日报;2009年
4 杨双菁;研究生收费引纷争[N];中国财经报;2005年
5 赤天;研究生培养告别“公费时代”[N];中国审计报;2006年
6 王一川;科研与教学共赢实施分享式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记者 赵凤华;教育部:研究生改革不是收费制度改革[N];科技日报;2006年
8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周炜;全国博士论坛将设“最佳学术创意”奖[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朱振国;杏坛盛世[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赵敏;研究生教育中的花盆效应及应对策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邓超华;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周本回;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吴爱武;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张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2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48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