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教育研究中欧比较

发布时间:2018-02-21 10:49

  本文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欧洲 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和欧洲博士生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和欧洲的研究都与各自的社会热点、教育现实和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我国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人员构成等方面与欧洲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中欧博士生教育有着不同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背景,但是欧洲同行在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Europe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in China and Europ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respective social hot spots, educational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stage.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researchers in Europe. Although the docto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Europe has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European counterpart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建如;;我国高校博士教育扩散、博士质量分布与质量保障:制度主义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骆四铭;;发现、培养、支持———荷兰博士研究生创新支撑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李立国;詹宏毅;;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变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6期

4 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骆四铭;;关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6 刘凤朝;;撰写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2期

7 钟尚科;杜朝辉;邵松林;蒋慧;;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7期

8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沈文钦;;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概念、方法与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3 沈华;;博士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4 陈洪捷;;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发展与范式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5 闵正威;李泽锋;;创新语境下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之比较与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3期

6 宋彦坡;彭小奇;周萍;;中美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4期

7 彭安臣;;德国与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比较[J];大学(学术版);2010年12期

8 肖玮萍;;美国和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特色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1年02期

9 许长青;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王根顺;包水梅;;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李新翔;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静;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静;重庆市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胡梦琼;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包红燕;研究生师生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慧;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明;我国农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霞;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如;;社会学组织分析中的新老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2 曾攀,吴振一,刘惠琴,徐远超,郑燕康;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林伟连,顾建民,张国昌;论我国学科点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域布局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赵炬明;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5 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年01期

6 顾建民;美国工程专业学位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03期

7 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年11期

8 杨卫;;研究生教育动力学——理论框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2期

9 雷环;王孙禺;钟周;;创新型高水平工程人才的培养——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矛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10 郑路鸿;陈成文;;研究机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长沙五所高校研究生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欣欣,林功实,,白永毅;美国著名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1期

2 汪贤泽;美国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与博士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吕东伟;博士生教育创新:谁之责?——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2期

4 饶們子;博士生教育与文本阅读的历史性问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梁桂芝;比较与借鉴——中国与国外博士生教育的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科技.人才.市场;1994年Z1期

6 冯帮;;美、英、日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比较[J];青年研究;2006年01期

7 石长地;把好博士生培养的四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杨巍然;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核心[J];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02期

9 张英丽;;美国博士生教育与学术职业相关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1期

10 朱皑强;;努力办好博士生教育 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J];江苏高教;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军;;点评专家代表讲话[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2 达生;;《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赵洪静;余超;白鸿;徐琨;;欧洲功能食品与健康声称管理概况[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毕玉海;傅光华;刘金华;;欧洲类禽H1N1亚型猪流感在我国的首次发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邱昌庆;;欧洲动物衣原体病研究计划(COST855)[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陈国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有个性的德育教育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7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章程(代表大会通过)[A];全国第二届颈、肩、腰腿痛暨软组织损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运涛;王桂霞;常琳琳;王丽娜;;欧洲草莓的驯化历史[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9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10 赵东华;陈虹;;从欧洲内河航道生态化建设理念谈我国内河航道生态护岸设计思路[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合来;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晓秋;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亟待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朱建华;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N];长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宁锐;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殊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朱建华;博士生教育,有淘汰才有质量[N];长江日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陈少远 项健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生教育遭遇“质量”拷问[N];光明日报;2010年

7 王元丰;对我国博士生教育和科研发展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1年

8 苏州大学 罗时进;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 李江涛;清华新政,将“博导”头衔打回“原形”[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杨频萍 本报实习生 王长伟;取消博导评聘,要鼓掌也要谨慎[N];新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辛强;欧洲保险市场的一体化:政策、效果与启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孙宝国;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石广盛;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路文勇;论欧洲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筠蕾;试论欧洲狂欢节的起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谷文玲;论欧洲有组织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吕甜;欧洲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外线队员进攻特点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李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蜕变和亚非拉“应激型”民族主义的兴起[D];苏州大学;2009年

5 沈晴;欧美日企业文化之比较与启示[D];苏州大学;2006年

6 梅启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丽娟;我国与欧洲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1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21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