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2 19:34

  本文关键词: 美国 理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培养 专业学位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理学专业硕士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文归纳分析了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科学—附加"集成的课程体系、"校内—校外"结合的教学组织、"课程—项目"双重的毕业要求。
[Abstract]: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Science is the innov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ual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American Science,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school and off-campus" and the "curriculum and project".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FA07107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赵纯;文秀娟;;云南省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10年回顾与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炜 ,赵依民;如何看待第一级专业学位与美国学士后教育的结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5期

4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5 樊立洁;金海燕;李怡宁;;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控制的探索及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0期

6 付凤仙;伍绍文;;提高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年02期

7 彭晓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8 张君;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浅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S1期

9 白向宁;;把教育硕士作为一个工程来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实践与构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徐淑英;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方案的探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炎;王卫宁;;光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潘武玲;胡玲琳;;高校研究生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刘景彦;刘琴;;经济危机形势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兵涛;苏亚欣;;提高暖通空调专业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若干思考[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邢宝妹;周佩琴;;提高研究生投稿录用率的方法[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6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利军;吴广宁;;高电压技术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杨晓虹;王广树;刘松艳;丁志英;;面向21世纪,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蔡德章;;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恒;“类专业学位”改变研究生培养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刘昊;“专业型”“学术型”待遇不同[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旭 魏薇;你会选择专业学位吗[N];人民日报;2011年

4 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把握规律 深化改革 建设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N];人民日报;2010年

6 早报记者 韩晓蓉;复旦酝酿研究生培养大改革[N];东方早报;2010年

7 飞雨;以创新为主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N];新清华;2006年

8 记者 杨荔雯;张江新建研究生培养基地[N];文汇报;2000年

9 福建中医学院07级中医妇科专业研究生 汪素卿;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管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叶青;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非“全面收费”[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3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10 李广艳;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张蕾娜;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解红丽;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苏州大学;2005年

8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5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25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