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选题:教育硕士 切入点:课程设置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复合性的特征。通过对教育硕士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我国现行的教育硕士教育类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体现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太合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倾向于学术性。回归教育硕士本质,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硕士教育培养工作纳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适当调整公共必修课程的比例和内容,增加专业选修类课程,拓宽学科教育类课程,强化实践环节。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is a professional degre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occupation,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ity, profession and compounding.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curriculum of Master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not reflected the practicality well,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is not very reasonable, the course goal and the curriculum content incline to the academic nature,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 from the thought.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master's degre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roportion and content of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s should be adjusted appropriately, the elective courses of specialty should be added, the courses of subject education should be broadened, and the practical link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3;G6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明全;时花玲;王艳玲;;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7期
2 石中英;;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志辉,董燕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李淑琼;刘家访;;教师课程知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3 吴娜;唐玉凤;;科南特师范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易红郡;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认定制度,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金多广;赵宇;;美国50-60年代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3期
6 徐飞;;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林永希;终身学习 不断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刘海涛,边红彦;美国教育行政演进过程概览及启示[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裴长安;;科南特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0期
10 吴娜;唐玉凤;;科南特师范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闻待;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宋鹏云;科南特的大学科研观及其实践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玲;高师院校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4 唐红武;化学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施晓林;评析现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海昆;中小学音乐新教师入职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冠环;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投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月;美国教师组织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0年
9 王伟;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涛;我国历史上的综合中学制及对当前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章泉,王洪松;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2 闫苹;;关于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教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同文;;谈农村小学规范课程设置需解决的问题[J];学校管理;2010年01期
2 周永贵;;浅谈艺术课程与中学生素质[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3 沈璐;;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4 黄伟达;吕梅桂;;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心理学基础[J];教书育人;2010年06期
5 曾桂生;曾俊蓉;;对改进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年05期
6 李鹏辉;於红梅;胡双喜;;高职课程设置“度”的把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7 胡亚菊;舒玉敏;;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8 李莉;李庆新;;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设置问卷调查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9 张菊;;中外合作办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年02期
10 罗玲;刘丽霞;;浅谈新课程中课程设置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丽;;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翟雨芹;;中英旅游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以东南大学和萨里大学为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戴德;;在乐趣中成长——谈谈“和声与曲式分析课”的教学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徐文正;;关于在高师开设《多声部音乐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邢登成;;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6 西安市华山中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组;;西安市华山中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纪晓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8 李尚宁;;论师范生的人际智能的开发与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王长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家富;让“龙头”摆起来[N];解放军报;2011年
2 尹萧;近400名科队领导受训[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黄家富;让“龙头”摆起来[N];解放军报;2011年
4 尹萧;近400名科队领导受训[N];人民公安报;2011年
5 本报驻天津记者 李佳;开创MTA专业学位教育 全力培养旅游产业英才[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记者 井波 实习生 赵春娟;我区构建多层次各学段双语教育体系[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潇潇;八思巴蒙文并不难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王书林;新疆紧抓司法能力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刘宝芝;清华EMBA管理论坛在省会举行[N];石家庄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朱玲莉;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萍;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何佩莉;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清;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西省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沈寅鑫;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瑛;英国PGCE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冉红庆;重庆市独立院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立华;高师院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容溪;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视角来看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显超;中国近代教会小学研究(1840-1937)[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谢茂;我国网络教育学院个性化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7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6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