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本文选题:教育硕士课程内容 切入点:价值取向 出处:《教育探索》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的核心任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实践应用的知识观,应基于职业化的发展观,应充分考虑引导行动反思的实践观。在选择标准方面,应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面向教师的职业生活,并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应将教师职业、学科专业、学生学业植入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的范畴,按照"链"的相互衔接和融通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组织。
[Abstract]:The sel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the core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ll-time education master's curriculum. The choice of curriculum content should accord with the knowledge view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view. We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ractical view of guiding action reflec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standard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s of content, face the professional life of teachers, and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education. Students' studies are embedded in the category of full-time education master's educ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contents are selected and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of "chain".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FA090081)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秀丽;;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心理素质的一点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邹农基;杨亮;;论道德责任教育——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选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5期
3 周晓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彬;张金凤;;浅议八荣八耻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5 串冬梅;;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林大静;;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价值取向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9期
7 赵志强;;浅析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以独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1期
8 丁慎军;孙秀燕;;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9 戴巧平;;审美人格与高校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J];文教资料;2009年27期
10 东梅;;试论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相关问题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刘小菊;;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朱晓刚;;传统文化观念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沈忻昕;华玉介;郑古蕊;;沈阳市大学生就业误区的剖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明霞;欧阳胜权;;高校“90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解析[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春国;;新时期提高党在高校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问题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献君;;论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蒋惠玲;;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之理性[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登封市人民法院 郭丛生 刘隆斐;大学生当村官彰显可贵的价值取向[N];河南科技报;2006年
2 王永成;浅谈盘活入警大学生资源[N];边防警察报;2008年
3 记者 何国庆 姚学文;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着眼长远就业创业[N];湖南日报;2009年
4 黄顺;毕业生应调整价值取向[N];深圳商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双华斌;经管教育应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潘传辉;当前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N];消费日报;2009年
7 西北师范大学高教所 安心;西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0年
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副院长、兼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郜锦强;大学书法课不是“写字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董泽芳;大学发展的主要特征[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黔江区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任光明;给“黔江精神”赋予新内涵[N];重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小云;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志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本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宋洪兴;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萍;论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飞;明明德: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5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2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