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21:31

  本文选题:中国 切入点:研究生教育 出处:《高教探索》2010年05期


【摘要】:1985年至今,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有了长足发展,但受管理体制、社会发展水平、立法滞后等因素影响,尚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价标准不尽合理、评价方式不够规范等问题。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推进评价主体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程序和方法。
[Abstract]:Since 1985,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affected by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ag of legis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is still a single subject of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is not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push forwar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with multiple evaluation subject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o perfect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 and metho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基金】: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禄娟,王璇,高春霞;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与教育持续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汉邦,张晓京;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黄林芳;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4 张英,董安民,化小峰;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09期

5 何丽君,唐玉光;高等学校教学有效性辨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6 何正平;浅析成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李子江,周建刚;教育评价发展的问题与展望[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刘志军;试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吕渭源,叶显发;大学有效教学评估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李巧林,郑治祥,吴玉程;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代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龚森;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静;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蒋萍;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韦洪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王勇;大学参与企业培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潘娟;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丽霞;中小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尽晖;21世纪初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鹏;;研究生教育中“第一次”的价值[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2 张国霖;;从期刊编辑的角度看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两个问题[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3 黄瑶;李春晓;;面对研究生教育,我们需要的是审视自己——彭X墀院士访谈录[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4 马德秀;;研究生教育战略转型期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8期

5 ;全国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6 张小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管理研究;1998年03期

7 孟仁忠;;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2期

8 陈君;;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9 于秀源;;读研生活杂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2期

10 ;长安大学60华诞[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年学者 曾念长;官商主导的高校升级[N];东方早报;2010年

2 李北陵;读研值不值,宜作两面观[N];工人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扩招”倒下第二块骨牌?[N];深圳商报;2007年

4 陈光 山东济宁;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本位[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记者 屈金星;中国矿大(北京)喜庆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6 记者 赵凤华;中国矿大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欣瑶;努力推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张鸣;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的筐[N];东方早报;2009年

9 若鱼;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10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陆兴发;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6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黄兴彪;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8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小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良娟;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5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55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