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隐性德育理念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题:隐性德育 切入点:研究生 出处:《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所创新发展,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西方事实上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有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及公民教育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或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统称为德育。西方德育重视通过多种渗透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德性,对隐性德育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西方隐性德育理论及实践对我国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task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market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In f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lso exists in the West.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include religious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ducation, which are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r in humanities. The research on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west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9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龚玲;《千字文》与识字书法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郭立亚;语文课程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敏;;浅析“80后”研究生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2 吴宗志;;构建研究生参与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3 何华宇;;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 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基于广州高校研究生团队精神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4 张杰;;“滴灌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刍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徐冬梅;;浅析集体活动对增强研究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6 刘佳;;浅议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7 王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与方法创新[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8 陈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9 方汉南;;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构想[J];科技与管理;2011年04期
10 傅成成;;浅谈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途径[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闻;袁磊;;研究生干部与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毕鹤霞;;研究生资助的理论及政策建议[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振伟;;浅谈高校的研究生公民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师桂芳;吴宝利;杜学振;彭学森;;研究生廉政观念调查报告[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洪春生;;论研究生群体在繁荣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6 张大伟;;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及引导[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7 高博;赵俊峰;;硕士研究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成建军;;把握规律 讲究方法——做好新世纪研究生的思想工作[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9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10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永飞;应关注研究生群体素质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徐敏;研究生群体求职较显理性[N];解放日报;2004年
3 尚颖;冷眼旁观“考研热”[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张才刚;透视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N];光明日报;2008年
5 刘云伶 高风;研究生就业难:主要原因不是扩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韩晓玲 通讯员 范敬群;华中农大网上传授“就业经”[N];湖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徐敏;毕业研究生供求两旺[N];解放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宏宇;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符得团;坚持科学发展 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徐彦利;学术剽窃的背后[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群;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莫欣;论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的优化[D];东北大学;2008年
3 靳志雄;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4 谭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崔雯;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黄达平;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德育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斌;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露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郭清秀;研究生休闲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海燕;高校隐性德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4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6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