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
本文选题:体育专业 切入点:研究生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9年17期
【摘要】: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主要通过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创新个性以及创新型成果来体现。文章在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内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构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机制,将能力结构的培养贯穿始终;挖掘和构建良好的文化资源,塑造创新品格;建立学生科研导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等,来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素质。
[Abstract]:The innovation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sports major is mainly reflected by knowledge structure, intelligent structure, innovative personality and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be perfected by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framework of combining study and practice,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combining study and practice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structure should be carried through all the time, and the good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excavated and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s of sports major, we should build up the team of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utors and create a strong academic atmosphere.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学位办;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分类号】:G643.2;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万虎;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曹健,芮国强,曹光龙;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千华,黄汉升;从培养方案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体育管理(方向)教育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心雨;体育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培养体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汪琼;中美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4 蒋萍文;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关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平;刘燕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颜建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李建钟;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4 张琼;钱德春;;高校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塑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5 卢亮球,高鸿辉,麻雪田,田以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肖沛雄;张德胜;;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常崇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李万虎;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苍海,张林;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改革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肖佩琮;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培信;佟贵锋;韩飞;;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优化[J];航海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黎欣荣;李芳琴;;对西北地区体育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调查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雷;;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蒋荣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薛蔚;;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研究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83年10期
6 何学秋;论未来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5期
7 陆瑜,王士林,刘黎黎;应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1994年03期
8 江昌林,夏惠芳;试述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1995年01期
9 李会太,刘力军;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7年06期
10 ;抓好研究生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4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8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10 南北;我省将以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带动高等教育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超;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学琴;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5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7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