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与研究生差异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04 05:08

  本文选题:共同体 切入点:成长 出处:《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摘要】:导师与研究生差异性成长共同体,强调的是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着各自的发展需求,但也是群体知识与智慧共享与衍生的关系场所,在其中实现共同的转变与成长。这种共同体包括合作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有利于促进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发展。
[Abstract]:The community of different growth of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emphas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has their own development needs, but it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the group knowledge and wisdom are shared and derived, in which the common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can be realized.This kind of community includes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and this form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self-development for everyon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10JD710038)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靖;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唐献玲;唐献红;;浅析赏识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简敏;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浅谈[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杨荣;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与茨威格小说创作[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爱君;;论高等学校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蒋关军;师生对话的澄明与实现——存在主义视界中的“去蔽”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8 黄济鳌;西方哲学中自由问题的探索路径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陈万柏;以谈话为载体,加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朝华;中学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的成因及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家远;酒的迷狂与梦的憧憬[D];青岛大学;2003年

6 张家铣;从规范世界到意义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华;中学语言教材范文编选的文化视野[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小伟;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成忠慧;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卓;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雅秋;张君;;艺术修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2 汪强;卢先群;;构建“全面、全程、全体”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职教论坛;2011年18期

3 伍尚海;田士超;;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3期

4 韩冬;;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90后”大学生成长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徐梦罴;詹萌;;我看学生的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3期

6 徐梦罴;詹萌;;我看学生的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8期

7 王洋;;在集体中成长[J];成才与就业;2011年Z3期

8 周琼;;在实践中成长[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2期

9 徐蕾;周胜斌;;以学生为本 六项举措助力新生成长[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9期

10 陈梅香;;高校学生骨干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开放时代》主编 吴重庆;大学:难得一见的理想型社区[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晋;弱势群体子女在高校的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韦小红;博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彤;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8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08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