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失与重塑: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19 02:17

  本文选题:专业学位 + 研究生 ; 参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运用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模式,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实现了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兼顾融合。该课程因多元化走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宽与活兼顾的课程结构设计、多路径选择的课程实施设计以及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设计从而成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培养目标的理想选择。
[Abstract]:The English cluster-based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adopts the design mode of cluster-modular curriculum, which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 foundation and living module", and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s: subject-oriented, social-oriented and individual-oriented.Because of the diversified curriculum objective desig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is designed with both width and liveliness.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design of multi-path choice and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design based on ability become the ideal choic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nglish cultivation for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教师教育项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示范学校建设与实验模式研究”(JYB20140225),项目负责人:朱德全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009090),项目负责人:唐光洁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郭宝仙;英语课程:目标来源与课程类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海波;谢能刚;郭会娟;肖旺群;陈静波;;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潜在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于晓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建琴;陈维;;学校隐蔽课程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以安徽芜湖市属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赵惠霞;;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吕健;陈金浩;;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才智;2009年36期

6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李才俊;略论师范院校历史教学论学科结构的优化[J];渝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李海波;;烹饪职业教育“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本思路[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姚成建,曾诚;重视隐性课程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5年05期

10 龚在礼;;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J];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俊;;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结构中的优化[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5 段发明;课本革命与革命课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兰凤;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传兵;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丽娟;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金霞;初中班级英语隐性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小龙;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兴国;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根;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艳;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锌宝;模块化课程和组合式教材浅议[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4期

2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玉顺,曹健;学以致用——论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用[J];江苏高教;2000年05期

2 肖飞;博士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韩松;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曾涛;网络教育环境下的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5 吴学玲;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04期

6 景晓平;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同伴反馈[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晓凡;叶瑞娟;;从研究生英语写作错误中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8 刘虹;赵林平;;利用翻译提高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准[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龙仕文;;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写作备考方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S1期

10 陈葵;;2007年北京二十二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秦文萍;韩肖清;宋建成;;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徐万林;;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周云彩;王亚非;;论研究生英语EGP与ESP教学模式的改革[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硕士 博士研究生英语词汇(修订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蓝有林;国内首套引进版研究生英语教材问世[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元程;用勇气拥抱世界[N];工人日报;2006年

4 本报实习生 章佩銮 本报记者 姜澎;淘不到“二教”,再去订新书[N];文汇报;2005年

5 李丽;享誉哈佛的中国劳模[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枫;中国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小琴;研究生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广英;教师教育: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师素质调查[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韩小丽;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季;体育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焦虑、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5 陈灿;雅思与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阅读测试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于复玲;形成性课堂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刘闪闪;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调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1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71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