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20 00:12

  本文选题:全日制 + 专业学位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Abstract]: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full -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of talents training . The full -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 strengthen the whole course vocational education , pay attention to the multi - body school running , pursue the student ' 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 However ,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 the university , the society , the mentor and so on , which can not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full -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 However ,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 the university , the society and the mentor to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e university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 construct the multi - body cooperative win - win mechanism , construct the " two - section , three - combination "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 and construct the full -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资助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6A0300a)的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徐平;徐建中;;美国辛辛纳提大学的合作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5期

4 包水梅;顾怀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5 杜玉波;;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群策群力 努力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黄宏斌;接玉玲;;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管理与培养[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2 高益民;;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4 李颖;;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柳亮,陈罡,黄素宁,李悦;刍议医学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白君贵;;基于目标取向的全日制MPAcc教育的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陈爱斌;刘艳;;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探析[J];电子世界;2011年15期

8 林桂娟;於朝梅;宫佳;王恬;;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11期

9 马桂敏,姜尔林;对发展工程硕士教育的总体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建荣;毕晓君;;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博;我国编辑出版类硕博学位论文选题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苑金婷;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刘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商政亭;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凤池;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贾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邱佳维;基于Boyer理论的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丽;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佘宇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叔云;;“学位教育”不当用词的辨析[J];高教探索;2010年04期

2 王根顺;包水梅;;论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发展与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3 查振高;匡颖芝;丁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初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5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0期

6 刘华东;美国合作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7 邓光平;;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衔接的策略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敏;;工科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规定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2 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6期

3 郑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刍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4 张建功;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5 张准;;师范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6 牛国卫;张红;;专业学位的特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提升[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史敬灼;;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8 张振刚;许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9 谭建军;李春华;吴水才;王存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中导师的使命与责任[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10 田甜;;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玉梅;刘春光;李伟;;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文利;刘文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文化与制度建设[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武正营;;教育强国与教育博士在中国的发展[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E.F.FUENZALIDA;毛玉林;;发展模式与美国为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的研究生教育 八十年代的展望[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C];1981年

5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简介[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丰捷 李玉兰;今年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9年

2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 薛建团;全日制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共竞风流[N];北京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赵婀娜;摆脱“山寨”之名 擎起半壁江山[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胡炳俊 本报通讯员 张威;郑州大学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N];河南日报;2010年

5 张艳萍 张晓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1年

6 阳秋;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记者 范宏喜 通讯员 刘滨;共建地学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8 江焰;新增五个学位教育填补空白[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施芳;清华九成研究生可获津贴[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罗伟民 通讯员 刘慧婵;研招咨询会收费成焦点[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7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卢英敏;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1775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75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