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修订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29 23:34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 专业目录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经历了数次修订。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3条鲜明的变迁轨迹:专业分类框架从纯行业部门向纯学科转变;专业设置从重理(工)轻文向文理(工)综合发展;专业设置数量由增到减。这些变迁轨迹为今天修订专业目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专业设置框架要坚持学科和行业的结合,重视应用型专业的设置;要重视行业、专业和人才的生态;要加强跨学科专业的设置,保持专业种数的合理增长。
[Abstract]:Over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atalogue has undergone several revisions. Reviewing its development cours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vicissitude tracks: the professional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changes from pure industry department to pure discipline,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develops from emphasizing science (industry) to literature (science) and science (industry), and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establishment increases to decrease. These vicissitudes provid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vision of professional catalogue today: the framework of specialty setting should insist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scipline and industr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etting of applied specialt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cology of industry, specialty and tal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disciplinary specialties and maintain a reasona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pecialtie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江西高等教育的现实反思”(项目编号:JY1015)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学科专业制度的视角”(项目编号:10JY75)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小强;王锋;;关于60年来我国专业制度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初生;;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2 仇鸿伟;王报平;;美国公立研究型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以明尼苏达大学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1年04期

3 刘小强;王锋;;关于60年来我国专业制度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4 兰利琼;李茂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中的权力制衡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钟雨轩;方耀楣;;美国五所研究型理工科大学的学科发展:实证分析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罗丹;;课程建设: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白文林;赵玉军;牛巨龙;;中美普通高校本科动物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2期

8 程妍;;刍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中的交叉学科设置[J];高教探索;2008年04期

9 王亚敏;胡莉芳;;中美本科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比较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建妮;;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仲林;程妍;;“交叉学科”门类学位点设置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苏同向;王浩;谷康;;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现代思维——对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思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钟卫东;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组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孔寒冰;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文娟;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汤方霄;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胡伟力;我国医学门类学科目录修订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吴双;重庆工业发展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5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政;论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杨井峰;大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设置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李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赵洁;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田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鲍嵘;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年Z1期

3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4 刘涛,陈省平,罗轶;大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李旦;李家宝;;试析俄罗斯高等工科教育的培养方向(专业)目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张玉麟,于中涛;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演进过程的回顾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8期

3 孔祥沛;;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制应处理的几个关系——我国高等教育评估20年回顾与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5年04期

4 张坚;;改革中的苏联高等教育[J];国际观察;1991年01期

5 李静波;从冶金类专业设置的变化议修订专业目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S1期

6 顾海兵;;高等教育的集权式管理体制必须彻底改革[J];民主;1999年01期

7 冯进;周思柱;徐小兵;汪建华;周传喜;;发展学科专业特色促进品牌专业建设[J];管理观察;2008年07期

8 杜国海;王涓;;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的机制与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9 卢铨书,吴育才;高等教育改革二十年回眸[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丹;杜朝晖;;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陈梅;田智慧;;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分析[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9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2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22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