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来自世界银行青年专家项目选拔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4 21:35

  本文选题:博士生 + 世界银行 ; 参考:《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青年专家项目是联合国系统内的国际组织面向全球选拔杰出青年人才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专项计划,要求申请者年龄必须在32周岁以下,博士在读或者已经拥有博士学位。本文分析世界银行青年专家选拔的过程及侧重点,并结合候选人案例,归纳总结世界银行所需博士人才应具备的特质,以及对我国博士生培养带来的有益启示。
[Abstract]:The Youth experts Project is a special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for the global selection of outstanding young people to work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pplicants must be under the age of 32 and have a Ph. D. or a Ph.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and emphases of the selection of young experts in the World Bank, and combines the candidate cases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ctorate talents needed by the World Bank, as well as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the train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际组织人才选拔及其对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启示”(课题编号:13YJC88009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现状、经验与启示”(资助编号:2013M531193)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瑞华;;我国博士教育培养模式:借鉴欧美形似而神不似[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2 张英丽;;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与准备[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柯文桂;论创新人才的素质和教育体制的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孙显元;;中国共产党的四大观念创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陶庆,胡军;试论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战略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汪青松;“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周明海,刘泽伦;试论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王俊秋;试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国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论江泽民的知识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胡静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庄寿强;;论创造、创新的异同及其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4 李琦;;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浅议[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浇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花——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6 冯国瑞;;钱学森的科学观[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甘自恒;;论创造活力[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8 熊燕;;生活中融入创新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籍长国;;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创新型军队院校[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杨海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发展观的新贡献[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杨宏波;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永刚;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章晓燕;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肖军华;论科学发展观对江泽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悦;;学术职业的解读——哲学王的理想与现实[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3期

2 刘道玉;;被异化了的中国博士教育[J];学习月刊;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懋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10期

2 史济怀;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的一点意见[J];教育与现代化;1995年01期

3 汪志宏;博士生培养应专才与通才教育相结合[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6年03期

4 吕永秋,何希信,张莉,薛南青,袁桂荣;目标管理和竞争机制在高校博士生培养中的应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崔凯;我国食品专业博士生培养现状[J];食品与机械;2000年01期

6 梁传杰;杨怿;;论博士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7 ;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博士生培养工作调查汇报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年03期

8 顾秉林;弘扬创新精神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1期

9 陈建平;;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制度因素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5期

10 胡璇;;日本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诗亚;;序言[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中外重大教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政策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方晓东;李建忠;;日、德、印、俄四国“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鲍威;吴宇川;;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及其成效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雪芹;面对问题文科博士生培养如何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徐鹏;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研讨博士生培养质量[N];新清华;2009年

3 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郑泉水;也谈博士生培养[N];新清华;2004年

4 记者 罗霞;昆工大博士生培养措施实[N];云南日报;2004年

5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印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要着眼于理念、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徐家玲;视觉艺术博士生培养目标之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超;博士生培养:淘汰制能淘出“精英”吗?[N];科技日报;2009年

8 谏君;从日本博士生培养制度看我们应如何改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姜澎;博士生培养根本在于个性化[N];文汇报;2004年

10 记者 杨云慧;昆明理工博士生培养改革大张旗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苏兆斌;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何勇涛;中国生物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9 李永山;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过程及启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夏清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红娟;河南省高等院校博士生培养能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4 程秀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乐晨;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史苗;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娜;高校博士生培养中的知识转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沈通;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4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44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