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9 11:36

  本文选题:学科专业目录 + 学位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9年30期


【摘要】: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着手开展学科专业目录的改革工作。文章描述了此次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思路,分析了其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参考意见。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s in the subject catalogue of Graduate Education are constantly appearing, and the degree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 beginning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the catalogue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dea of adjusting the catalogue of subjects and specialties,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the work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o the work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well.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
【分类号】:G64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鲍嵘;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耀彩;;高校定位:自生秩序还是管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许为民;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设置质疑[J];科学学研究;2004年03期

3 阳荣威;浅析高校定位视野下的学科专业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2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乐;基于EO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迁移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梅;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晓晓;高等院校新专业的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唐诚江;理论转向与建制嬗变:1949—1956年间的教育学[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一岚;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6 吴爱华;民族类学科在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设置与调整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7 刘大尚;高校人才培养成本计量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高茜;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方文 ,韩水法 ,蔡曙山 ,吴国盛 ,郑杭生 ,吴志攀 ,萧琛;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2 周本回;;中国研究生教育30年发展的历史回顾[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3 成有信;;略谈现代学位制度[J];全球教育展望;1984年02期

4 刘舒畅;;改革开放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建设与发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敷荣;;关于保证学位质量的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6 梁忠义,饶从满;日本学位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续)[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7 高欣,叶赋桂,赵伟;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历史变迁[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8 余莉;;中国博士生教育的结构特征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9 赵军;;新中国6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流变[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5期

10 孙博;;详解英国本科学位制度[J];留学生;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辛文;学位制度要立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校长 黄伯云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整理;学位制度建设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11年

3 苏州大学教授 罗时进;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清崛;建立学位制度:开拓培养选拔专门人才的途径[N];新清华;2008年

5 南方周末记者 黄秀丽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中的 任楚翘;学位制度三十年,该变了[N];南方周末;2011年

6 黄可心;21世纪,学位制度国际化[N];吉林日报;2002年

7 ;学位制度走向优化和健全[N];科技日报;2002年

8 育轩;中国第四版学科专业目录公布 新增“艺术学”学科门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完善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记者尹鸿祝;深化学位改革 完善学位制度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少琳;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庆东;中国学位授权体系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芳军;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看三十年来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嵩;中英学位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程萱;美国学位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芬;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研究(1902—1949)[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翟慕华;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1981~2005)[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媛媛;副学士学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陈洁;近代中国学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9 张松铃;学位纠纷之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晓凌;我国学位授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6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