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就业导向”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本文选题:出版专业硕士 + 培养模式 ; 参考:《现代出版》2012年05期
【摘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教育模式,在生源、学制、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必须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这要求明确学科定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配备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高度重视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同时还需解决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迫切的现实问题。
[Abstract]:The master's education of publishing major is a new mode of publishing educ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cademic master's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tudent source, academic system and training goal,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training mode suitable for one'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requires a clear discipline orientation,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a perfec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an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to the arran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practical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eed to solve the urgent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230-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安晓燕;;法律硕士教育改革初探[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7期
2 牛广明;李志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探索[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平;数字化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学教育[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2期
2 邓雷仓;反思编辑出版专业的尴尬[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11期
3 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4 肖念,张炼;以工程为核心──培养工程硕士必须树立的观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利民;;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S1期
2 黄泳;肖炜;肖慧玲;卢阳佳;;中西医结合临床“1+4”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探索[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3 张新冀;程建华;刘彩茹;;90后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12期
4 苏建福;于宝X;;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5 石洁;;论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6 李甍;杨德庆;王天文;;高校柔性化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7 孙朝云;霸桂芳;;基于微格教学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莉;柴宝芬;;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9 宋翌铎;张颖;;经验学习理论及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10 曾婷婷;;探析大学生创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广东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相哲;李松淑;;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王显利;张士成;孟宪强;刘茉;;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咏梅;陈少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真;魏雯;林菲菲;;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及培养模式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川;崔碧海;;土木工程“工程建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立山;姚丽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9 贺庆棠;李勇;张敬;;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建华;;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姝 李林岩;长大首开“订单式”培养模式[N];吉林日报;2004年
2 ;济南动漫学院首推“订单实训”培养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通讯员 李万成 张家盛;推行“合格+特长”培养模式[N];湖北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娟;创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破解就业难题[N];开封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高原;培养模式灵活 就业升学路路畅通[N];济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茧 通讯员 丁维先 余志华;湖南师大推出“立交自主”培养模式[N];湖南日报;2003年
7 刘君;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马燕婷 董萱;结合实际创新工程师培养模式[N];广东科技报;2010年
9 记者 高建进;闽江海峡学院3+1培养模式受欢迎[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杜艾;“3+2”培养模式让大连交大毕业生供不应求[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启者;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张心雨;体育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培养体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6 韩莹;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高远;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欢春;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琴涛;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苏红;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72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7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