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研究生培养 + 教学 ; 参考:《学术论坛》2010年06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现这两个环节中存在脱节、分隔缺乏互动等若干问题,提出了解决研究生培养中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反哺教学,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设想。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cours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find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wo links, such as disconnection and lack of interaction, etc., and puts forwar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eaching in graduate training serv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feedback teaching, so that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idea.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处;
【基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研究生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成果(09JGXM-MS20)
【分类号】:G64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李敏;战后美国科技政策对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6 苏丽君;;论建构现代人本德育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2期
7 张应春,孙友松,丁毅强;关于加强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2004年01期
8 李素琴,朱静然;美国联邦科技政策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9 方展画;薛二勇;劳俊华;;硕士研究生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李世彬;傅毓维;;英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玲;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研究生德育管理体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高云峰;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军事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高军;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群体的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殷慧;论大学教师投身教学[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王晓陆;建立并实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费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代志鹏;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罗尧成;“课程审议”与“专业本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新视角[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3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4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5 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院学术委员会成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顾传雯;王清扬;;用系统科学方法探讨高校的“两个中心”(摘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1年06期
3 黄辛白;;贯彻调整精神,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J];人民教育;1981年06期
4 钟集均;体育院校科研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5 徐长瑞;;苏联高等教育经济学译介(续完)[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6 孙华旭;;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教师提职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7 ;教学科研体制改革方案[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2期
8 ;西安航空工业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试行)[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3年01期
9 陈华栋;师专教学改革浅谈[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10 刘鹤年;;课外科研小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好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念民;汪启恩;陆善斌;;任课教师业绩综合评定[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夏全福;;开展电路课程评估 深化电工教学改革[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真弼;扩招后决不“粗放经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任新;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硕果累累[N];光明日报;2000年
3 徐澄;西工大分配骨干教师倾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王瑛;我省将在高校推行“政治导师制”[N];河北日报;2001年
5 新华社通讯员 李军 伍旭东 新华社记者 张选杰;为了祖国的导弹事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浙江工程学院 肖香龙;挂职锻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李元卿(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华东));一线教师有“五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王鸣琦;我省推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N];陕西日报;2002年
9 记者 王鸣琦;明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百分之三十[N];陕西日报;2002年
10 王洪琦;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庆华;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中南大学;2002年
2 胡卫庆;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力战略与对策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3 曹春霞;内蒙古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6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7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