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能动性角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心理契约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
本文选题:能动性实质投入 + 心理演化过程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研究生主体的不同意识状态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不同产出状态。针对研究生主体有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隐的期望,决定了形成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必须遵从心理契约,建构研究生主体与高校之间相互责任的认知;而敏感点和"创造性环境"给予主体的正的主观意义,起着关键作用。围绕主体敏感点和环境赋予主体的主观意义,开展教育服务,让研究生主体充分参与到自身服务中来,有助于达成心理契约的双向度;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激励因素,将教育服务活动做到实质处,以促进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内在地提升教育质量。
[Abstract]:The different consciousness state of graduate students determines the different output state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implicit expectation of self-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s, it is decided that the essential input of the initiative of the postgraduates must comply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construct the cognition of the mutual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postgraduates and the universities. The sensitive points and the positive subjective meaning given by creative environment play a key role. Focusing on the subjective meaning given by subject sensitive point and environment, we should carry out educational service, let graduate students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ir own service, help to reach the bidirectional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choose the corresponding incentive facto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bstantive input of postgraduates' main body initiati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ternally, the educational service activities should be done substantiall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赵琛徽;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申学武;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陆军;;论公务员队伍建设[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频;图书馆服务质量内涵分析及评价[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宏观层面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4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的冲突及其协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张平;汤良;;基于AHP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6 陈建斌;王光升;;基于制度视角的行政人格冲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徐娇扬;;浅议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测评及提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党忠诚,周支立;饭店服务质量的测量与改进[J];旅游学刊;2002年02期
9 李阿利,赵佳荣,陈冬林;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01期
10 南剑飞,熊志坚,赵丽丽;服务质量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刘金魁;消费者导向的服务质量企划与绩效模式及在居家家饰零售店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卫琳;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平;饭店交互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韩买红;饭店服务质量改进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慧;基于DEA方法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夏俊;增值销售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宋昊;公众使用视角的电子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品质与满意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吴雪飞;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陈广平;商业银行服务质量测量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涛;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静;我国饭店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10 岳智宏;西安钟楼饭店闲置客房资源利用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哲,王晶;ISO9000标准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马健生;论高等教育服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刘叔才;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求索;2004年11期
4 王斗虎;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范海鹰;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6 史振磊;知识员工的劳动特点及其管理策略[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7 韩福荣,蔡溪平,钱雷;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8 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孙天华;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当前中国公立大学委托代理关系若干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杜育红;论教育组织及其变革低效的制度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黎萍;我国知识企业有效激励员工的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04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0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