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缩减“在职博士”招生现象的几点思考
本文选题:在职博士 + 招生 ; 参考:《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分析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从生态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高校大幅缩减"在职博士"招生现象进行审视与思考,提出一些旨在加快"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路径和改善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service doctoral"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logy, pedagogy, 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examines and ponders over the phenomenon of greatly curtailing the enrollment of "in-service doctor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work path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imed at speeding up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on-the-job".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申请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实验研究”(编号:HE100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研究课题“研究生复试引入心理测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编号:2013Y11)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黄崴;;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J];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季俊杰;;优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5 胡成功;;“后大众阶段”就学形态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6 宋钰;朱晓宏;;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7 肖凤翔;;现代大学模式形成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斯霞;;论行政管理中的价值伦理失范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缪世林;;论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发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王福胜;刘少雪;;互联网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彭虹斌;;论教育管理中主客体的关系属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5 李春云;;关于教育管理学困境与发展的简要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6 李尚群,李正云;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7 张天保;;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7期
8 刘煜;卢金树;李宝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9期
9 武娜;黄正泉;杨红辉;;高等教育人性化的生态之路[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10 钟柏昌;;中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关于研究对象的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惠生;;文艺学批评“非学术化”批判——学术批评研究之一[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3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光杰;基于网格环境的远程学习管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韩少华;校长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陶莹;一种新型教学形式[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悦;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詹玉娟;英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淑媛;基于记忆理论的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魁;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朱斌;民办教育集团的校长经营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宝权;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芳;试论哈贝马斯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妍;校长决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翠华;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4 苏国勋;;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J];读书;2007年04期
5 天野郁夫,张晓鹏;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2期
6 孙沉鲁;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贺国庆;从莫雷尔法案到威斯康星观念——美国大学服务职能的确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9 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曹永国;也谈“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兼与彭泽平同志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鸽;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诚;;辽宁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于锦州市四所高校调研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年03期
3 雷芳;;对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2期
4 周德玉;;试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体勤;;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J];理论学习;2007年11期
6 杨雪梅;樊继轩;;关于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郝翔;储祖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8 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姜万祥;刘晓丽;;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企业内涵式发展能力[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欧阳恩剑;;浅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特点及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群;;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2 丁金英;;区域性农业中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宋冬梅;;特色立校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刘界平;;追寻教育本真 走内涵式学校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5 岳世珠;;走内涵式发展,做最好的自己[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朱成良;;构建四大支柱,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杨勇;;深化高校学报改革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倪群;;机电一体组教师在光启创新基地活动中自身成长途径的探索[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郑纳新;;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专业化出版集团初探[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10 何代国;;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 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德智 翟永明;焦作市分行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N];粮油市场报;2010年
2 吴越;内涵式发展诉求下的天津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冯根深;船舶工艺所:统一认识 谋求内涵式发展[N];中国船舶报;2011年
4 安塞县王窑乡中心小学 尉蔚;学校内涵式发展是“人”的发展[N];延安日报;2011年
5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孙秋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6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7 山西医科大学纪委书记、教授 顾昭明;密切联系师生实际 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N];山西日报;2013年
8 驻站记者高传开、特约记者卢佳庭;广西总队谋划工作聚焦内涵式发展[N];人民武警报;2012年
9 龚兴;强调内涵式发展 苗圩出席南航60岁庆生[N];中国工业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旭晓;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凯;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银山;县域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苗花;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式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4 蔡晓宇;出版社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5 包淑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张文亮;中国内涵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薄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定位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宁业勤;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敏;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拨款制度论析[D];苏州大学;2014年
10 熊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依据及战略重点[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6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1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