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变迁:西方博士生教育政策研究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0 22:34

  本文选题:博士生教育 + 政策研究 ; 参考:《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1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博士生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是对"改革与变迁"的关注,即博士生教育结构化与多样化的政策议题。文章根据政策研究的三种研究取向,对博士生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梳理政策背景与动因、政策特点与指向、政策实施以及政策评估,最后探讨未来研究的生长点,为中国的博士生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启示和路径。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core of western doctoral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is to pay attention to "reform and change", that is, the policy topic of structure and diversific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 research orientations of policy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doctoral education, and combs the policy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policy characteristics and direc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olicy evalua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growing point of future research.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path for the research of doctoral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JY11002)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AD09049)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荣光;;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2 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分类研究——从理论到经验[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3 沈文钦;王东芳;;从欧洲模式到美国模式:欧洲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斌;;略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文江;周亚平;;公众参与方式与社会转型中的“逆转型”现象——以Y市政府搬迁中的公众参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旭琴;;街头官僚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及矫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较研究——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曾荣光;;理解教育政策的意义——质性取向在政策研究中的定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6 薛俊强;;中央党校在中国民主化建设中的角色[J];才智;2008年19期

7 向玉琼;;论地方政策供给意愿的形成与变更[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8 胡坚;;我国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探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9 肖飞飞;;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周健;;试论新制度主义对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细康;曾云敏;刘佳宁;王丽娟;石宝雅;;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机制研究:公共政策学的视角[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孙孝文;张安富;但练;陈志伟;;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因子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何华兵;;政策过程理论回顾与展望——文献述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海龙;;提高政府执行力的社会资本构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新维度[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陶学荣;吕华;;刍议政府政策执行力与公信政府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华琳;;基层行政执法裁量权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何子张;;以规划主体组织创新培育多元平衡的“政策网络”结构[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梁芷铭;;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裁量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2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骆耀峰;解构 行动 获益[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治东;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翠萍;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道雪;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央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荆建英;我国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3 陈巍珊;官僚制视角下当代中国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及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文捷;广东省民生计量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夏旭晖;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桂秀;社区卫生人力政策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崔同富;云南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文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慧娟;我国城市社区整合的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分析[D];郑州大学;2008年

10 许毛毛;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荣光;;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2期

2 迟恩莲;苏联的博士生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3 徐希元;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4 孔杰;探索博士生教育规律 努力提高培养工作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4期

5 罗泥;论大学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教育;1998年01期

6 周春华;创新能力培养:中西方博士生教育之比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 朱永林,姜晓冰,李坚,曹军;林科本科培养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3期

9 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10 胡甲刚;;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真;魏雯;林菲菲;;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及培养模式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3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川;崔碧海;;土木工程“工程建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贺庆棠;李勇;张敬;;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孙建华;;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曾羽;;贵州大学生毕业创业与政府政策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建华;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N];长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宁锐;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殊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朱建华;博士生教育,有淘汰才有质量[N];长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陈少远 项健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生教育遭遇“质量”拷问[N];光明日报;2010年

5 黄合来;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6 记者 金姝 李林岩;长大首开“订单式”培养模式[N];吉林日报;2004年

7 ;济南动漫学院首推“订单实训”培养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8 通讯员 李万成 张家盛;推行“合格+特长”培养模式[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娟;创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破解就业难题[N];开封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高原;培养模式灵活 就业升学路路畅通[N];济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亚辉;军校学员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文燕;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韩莹;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艳;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6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16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