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本文选题:工程硕士学位 + 培养模式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摘要】: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Abstract]: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training inform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raining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ster's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gineering master'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viewed from bot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raining mode. Although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degree was awarded in the end, the distance between Engineering Master and Engineering Master was not really drawn apart. The orientation of engineering master education should be between engineering master education and MBA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alents who know both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We should optimize the cours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ngineering master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晓娅,康飞宇;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支政;骆莲莲;;基于课程硕士角度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朝晖;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刘鹰;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定华,巩艳珠,方东风;从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2 马毓义;;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3 张光斗;;工程教育结构需要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4 张卿华;体育师资的能力结构与培养模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柳若松;略论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6 张原华;;王冀生副司长在高等工程教育第三次专题研究会总结会上的讲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7 本报编辑部;修订体育学院体育系教学计划的必然性及现实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8 蒋德明;;加速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为四化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1期
9 ;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2期
10 宓洽群;;改革管理搞活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赵惠君;;21世纪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孙升云;吴启富;;二十一世纪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赵常伟;张建东;王学舟;马素军;;医学院校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克猛;;谈谈工科非机类、电类力学课程的改革——兼述《机械工程基础》教材的体系特点[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兴茂;陈昭烈;刘红;熊福银;;心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黄晓琳;;从美国康复医师培养模式看我国康复医学教育[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杨正云;;谈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培养[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阎新华;;挑战生命科学前沿——解读徐荣祥和他的干细胞研究[A];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论文集锦[C];2001年
9 李青峰;许克毅;;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王萍;林善明;;探索电气及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师范学校 王新禄;创新教育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俞俭/文;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翟帆;高职高专: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成长的摇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5 曲振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6 通讯员 王群、龙泽群;共谋高层次人才培养良策[N];湖北日报;2000年
7 刘文选;上海中医药发展“大跃进”[N];健康报;2000年
8 钟山;当代大学生的优势和不足[N];吉林日报;2000年
9 伊边;当代大学生的三点优势和不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10 ;著名大学校长话“创新”教育[N];联合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昭烈;哺乳动物细胞无载体固定化培养技术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唐国瑶;我国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燕;四川省建设类中专教育发展思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余大山;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传新;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高爱国;新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高明霞;论听、说的内在联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延边大学;2001年
6 马福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郭华;关于构建军队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朱正亮;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管理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45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4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