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1 10:48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5年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武兆强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与毕业人数逐年递增。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优质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因学科门类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文史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明显比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在文史哲学科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显得更为困难。研究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对于缓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促进高等教育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东、浙江两省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全方位探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对山东、浙江两省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就业的动机、就业的标准、就业的态度等方面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又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角度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部分招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并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期望、教育学学科价值、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等方面对14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以期更深入地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表明:教育学学科属性与其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是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就业期望、就业标准、就业态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等是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观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变革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无法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岗位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客观因素。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对策,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缓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式的相关对策:首先,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其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最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发挥就业主导作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全程化指导转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专门化转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38;G6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曦;;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3 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郝文武;;从教师教育的变革看教育学的专业改造[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郝德永;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黄小敏;储祖旺;;我国高校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困境及其对策——就业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8 王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4期

9 周宗钞,盛群力;从“科学化”到“消亡”——对教育学的回顾和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10 杨岭;;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探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放;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学习能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黄乾;姚素香;;《中国天气》课程中的范例教学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党少兵;关于提高我校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兴峰;;发挥教研室职能 推进教育学改革[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思梅;;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素敏;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保障机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林永柏;高教体制改革与我国高师教育的走势[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10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3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建芳;迟艳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胜利;陆亚君;刘晓玲;焦登龙;;不同科学史设计对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的影响——以原子结构发现史为例[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黄丽娜;耿立红;;农学专业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和意义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0年

7 郭瑞霞;;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汤利军;王建民;;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A];《体育科研》2008年第3期(总第111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伟;职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小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维伟;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桂志英;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幼儿师资工作中教学的现状与改善建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2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王丹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4 艾诗根;;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年04期

5 唐莹;;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1期

6 周浩波;元教育理论研究纲略——“教育”意义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1期

7 H·A·吉鲁,谭晓玉 ,郑金洲;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1期

8 W·布雷岑卡,李其龙;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9 郝德永;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李素敏,吴国来;英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炯;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墨黑;;“逆父”:一个教育学硕士的失败[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2期

2 黄瑶;;教育学硕士的就业思考[J];中国研究生;2011年01期

3 谢秋葵;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4 余婉娜;饶异伦;;试论加强职业教育学硕士点建设[J];职教论坛;2007年10期

5 张晓涵;;对十名教育学硕士成功就业的案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6 黄小敏;储祖旺;;我国高校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困境及其对策——就业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7 张思;郭丽君;;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8 刘胜华;周险峰;;教育学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13期

9 李硕豪;李文平;;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相关因素分析——兼论其布局的均衡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10 康晓伟;李琼;梁东升;陈红兰;闫霞;;“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J];中国教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新梁;;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戚海燕 通讯员 林香顺 储素丽;[N];北京日报;2004年

2 ;[N];人民日报;2004年

3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N];科技日报;2006年

4 唐若水;[N];光明日报;2002年

5 余人;[N];工人日报;2002年

6 杨汝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赵振生;[N];长治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晶;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魏敏;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长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社会支持、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刘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偏好因素的联合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哲;中美比较视角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周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莉;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读体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柳翠;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汪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00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