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共享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11 14:56

  本文选题:科研仪器 + 研究生培养 ; 参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08期


【摘要】:中山医学院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仪器共享平台,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全面共享,为研究生独立操作大型科研仪器提供了机会,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山医学院科研仪器管理中心运行一套创新管理模式,如仪器分级管理,树形仪器使用培训结构,合理计费收费,加强技术培训等,在保障平台安全高效运转的同时,充分发挥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实践证明,熟练操作大型贵重仪器促使研究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实验技术;而实验技术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继而促进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Abstract]:Zhongshan Medical College integrates high-quality resources to build an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which promotes the overall shar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operate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creat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n this basis, the management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of Zhongshan Medical College runs a set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models, such as instrument grading management, tree-shaped instrument use training structure, reasonable charging and charging,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training, etc.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in graduate training is fully brought into play. It has been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skilled operation of large and valuable instruments will enable graduate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that the integration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will promote the students' exploratory thinking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t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research consciousness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1B040300023,2011B010200025) 中山大学实验教学研究(改革)基金项目(YJ201122)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柏胜;刘发益;邬力祥;管茶香;罗自强;;医学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2 陶俊勇;任志乾;蒋瑜;;我校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在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4期

3 钟海荣;李建成;曹慧;;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年01期

4 张选红;蓝秀健;吴珏珩;段妍;陈省平;;贵重仪器共享中管用分离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1期

5 郑雯;张建平;金志强;;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性探讨[J];热带农业工程;2009年04期

6 任新钢;李晓林;苏建茹;何予;;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使用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08期

7 陈敬德;周海涛;贾延江;温光浩;;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5期

8 陈省平;蓝秀健;吴珏珩;;浅谈仪器共享管理中的“三个分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12期

9 陈省平;吴珏珩;贾延江;余东;冯肇聪;;医学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1期

10 刘丽葵;贺丽苹;伦璇;;提升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效能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马洪雨;;加强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4期

2 张选红;蓝秀健;吴珏珩;段妍;陈省平;;贵重仪器共享中管用分离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1期

3 孙宗保;蔡健荣;姜松;徐斌;;提高高校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09期

4 张以顺;冯双;罗剑文;吴卓华;宋少云;林碧欣;张国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年21期

5 李庆;王华;雷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分析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40期

6 姚婧婧;;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13期

7 张永波;;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1年05期

8 任晓玲;王继红;;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J];生命的化学;2011年02期

9 曹忠;张玲;谭亚非;吴道新;周艺;谭淑珍;;借鉴国外管理模式浅谈高校实验仪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11期

10 周悠悠;金红;杨柳青;顾中恺;魏勋斌;;生物医学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鞠家欣;姜岩峰;张晓波;;基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任婷;赵丽娇;郑大威;钟儒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罗红;沈祥春;;当前高校科研能力建设浅识[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梁英喜;王红坡;段飞鹏;崔帅;刘杰;高晓美;张立;王晓红;王晓霞;孙雅妹;魏鑫鑫;刘文兰;张晓敏;李彩霞;吴帆;刘希;张小华;;试论以社区为导向的中医药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A];中医药继续教育新论2013[C];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文芳;;医学院校网络环境下的贵重仪器管理平台[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2期

2 黄柏胜;刘发益;邬力祥;管茶香;罗自强;;医学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胡浩军;梁永辉;毛宏军;;基于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03期

4 王泽锋;耿美华;;以科技竞赛为依托推进本科学员创新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03期

5 黄正;;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架构[J];经济师;2009年12期

6 庞国斌;试论实践能力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7 李光岩;王一柏;邵强;刘俊千;张连宝;;加强管理,提高大型设备利用率充分实现资源共享[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2期

8 廖建锋,李子和,夏亮辉;美国联邦政府依托高校运营管理的国家实验室特点及其发展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9 夏春阳,袁欲彬,王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新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3期

10 黄小荣;袁广卿;骆晓枫;梁昌盛;谢金卫;周俊宜;;分子医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德鸿;;关于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战略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3期

2 茅于海;;关于研究生培养如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点看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8年02期

3 苏青 ,刘恢银 ,郝临华;做一流工作 创一流成绩——杨致禄其人其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3期

4 王锁梁;在研究生培养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5 薛天祥;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6 余杨柳,邢泽仁,黄教民;完善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素质[J];教育与现代化;1997年03期

7 王登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研究生培养工作[J];交通高教研究;1997年03期

8 宋东霞;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报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0年12期

9 ;北大启动生物信息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年03期

10 徐菊芬,嵇琳颖;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裴建明;朱妙章;;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研究生培养感悟[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刘景彦;刘琴;;经济危机形势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蔡德章;;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魏庆朝;;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晖;副教授也能当博导[N];河南日报;2008年

2 铁铮;北林大探索出研究生培养新途径[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熊丙奇 (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研究生培养学制为何“朝三暮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孙亚斐;专家探寻研究生培养新思路[N];兰州日报;2007年

5 薛惠娟;增加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N];河北日报;2008年

6 王玉初;研究生学费“以奖代免”值得期待[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记者 张哲浩;西交大协议约束研究生培养[N];科技日报;2006年

8 李凝;周济: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谈洁邋实习生 庄园;南京5所院校明确读研要缴费[N];南京日报;2008年

10 晓坤;上海推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N];华夏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卢英敏;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200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00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