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学综合现状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7 12:18

  本文选题:研究生 + 综合现状 ;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研究生群体的在学综合现状,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体质量与水平。文章以上海部分高校2005~2008级研究生为对象,在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构建研究生综合现状指标体系,并对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学业状况、就业状况相关指标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导师指导、完善高校党建、强化生涯规划、改善经济状况等诸多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school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sets up an index system of gradu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tatus, and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status, living conditions and academic statu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Shanghai in 2005 and 2008. This paper carries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many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utor, perfecting the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career planning, improving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施佳璐;;硕士研究生学习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2 李萍;;高校研究生亚健康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年07期

3 苏玉琼;肖云忠;刘萍;;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多元分析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基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状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奎;;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以安徽大学2008届硕士研究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2 李凤日;李继红;;论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素质的提高与科学定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9期

3 鲁玮;魏婷;;浅析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4 苏玉琼;刘萍;朱晓珊;;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林育建;;高校教务人员亚健康现状调查及锻炼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迎化;李云波;;研究生校园讲座现状及规划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1期

7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1期

8 董鹏;王滨;孙业全;;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与论文质量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12期

9 董鹏;王滨;孙业全;蹇兆成;;浅析分子影像学学科建设与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6期

10 辛建飞;谢智广;;高级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和自杀的主观因素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小园;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周本回;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昭芬;;研究生生命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9期

2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艺;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友农;应提倡招收函授研究生[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2 彭钢 ,汪仁;四、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J];江苏教育;1987年05期

3 王旭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谈“评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07期

4 柴振荣;生产指标体系的不稳定性[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5 ;研究生培养工作系列讲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李翊神 ,田畴;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J];教育与现代化;1987年04期

7 吴贻永,葛震明;联合国城市指标体系概述与评价[J];城市问题;2001年03期

8 王强;;“幸福养老”指标体系值得借鉴[J];老同志之友;2010年01期

9 李希光,刘亚平;培养研究生首先要了解研究生——对部分优秀研究生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10 陈卫强;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2 姚文锋;张思聪;吕贤弼;唐莉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A];'2004北京城市水利建设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尚昆;吕宾;;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建华;;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霍永伟;罗建美;;河北省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秦云虎;高峰;李壮福;;动力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孟令尧;;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状评价与综合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9 胡华平;;武汉市都市农业绩效评价的思考与建议[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石秋池;;建立水生态学指标体系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市统计局 供稿;解读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方兴业;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呼之欲出[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黄晓娟;修订指标体系 实行一票否决[N];潮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顾磊;我国企业公益指数尚不“及格”[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冯慧;建立科学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5年

6 汪利娜;透明度:房地产调控的依据[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郭松民;“民生指标”不等于民生[N];联合日报;2007年

8 深圳商报“两会”特派记者 宋华;深圳指标对全国有示范意义[N];深圳商报;2007年

9 记者 马美菱 顾一琼;百姓感受决定干部岗位[N];文汇报;2007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支玲琳;深圳和谐指标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航;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及比较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柴定红;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南开大学;2009年

3 彭华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文武;中国房地产业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家合;城市政府质量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广鑫;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刘文清;论图书馆评价[D];湘潭大学;2003年

3 刘静;医科社区教学基地评价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4 郑应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赵峰;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姜晓丽;以能力为基础的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姜仁良;天津红桥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吕美;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9 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马广强;大唐托电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04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04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