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若干问题讨论

发布时间:2018-07-22 13:38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但研究生教育的稳定规模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初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以下问题值得予以关注:我国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动力源在哪里?新中国研究生教育虽得到较快发展,但其意义和影响为何没有体现出来?"科学研究"虽被列入研究生教育目的,但在初期研究生培养中如何得到的关注程度不高?研究生培养目标确定后,谁来监督和保障其目标要求的达成?
[Abstract]:Graduate education has a history of 100 years in China, but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bega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where is the power 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lthough graduate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New China, why has its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not been reflected? " Alth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is listed as the purpose of graduate education, how to get less attention in the initial graduate education? Who will supervise and guarante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 requiremen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raduate training goal?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彭泽平;1958—1965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新考察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赴苏留学生派遣工作的历史考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喻立森;走向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新理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3期

8 叶张瑜;建国初期教会大学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3期

9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扫除文盲运动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10 王杰;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玲玲;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办学范围政策之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成武;我国新时期教师评价的制度化历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秋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淑霞;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君玲;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曹彦杰;50年回眸:建国后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探索的足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茶世俊;陈学飞;;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渐进变迁(1978-2003)[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家特征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3 李春生;浅谈苏联的研究生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4 周国韬;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8期

5 关松林;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6 汪爱勤;李谨革;;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初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10期

7 李颖;;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浅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8期

8 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问青松;田俊荣;;从质量的视角审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10 吴殿朝;;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与分担机制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茂忠;沈红;;公共利益: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生长点[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中国同欧洲高等教育的比较与借鉴[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诚君;洪银兴;;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忠恒;;关于中国高师教育移位与定位的几点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贾云江;赵文平;;要重视民办高校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广西地方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和投资研究课题组;;广西地方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和投资的初步研究[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8 彭诗金;王文亮;;高等管理工程教育初探[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9 朱云杰;孙林岩;李明富;;论新世纪陕西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慧娟;;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现实途径[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黄安余;研究生教育制度亦待“清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副校长 周鲁卫;“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N];科技日报;2003年

3 记者孟庆普;22所大学将招收公卫硕士[N];健康报;2002年

4 崔晓晖;发达国家如何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通讯员 伍晓亮、柯育萍 记者 夏斐;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落户高校[N];光明日报;2002年

6 实习生 曲奕 记者 姜楠;吉大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综合改革[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宋飞琼;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陆兴发;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东;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艾斌;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政府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功林;“名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海侠;论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远芬;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张丹;我国大学合理定位及引导机制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任蓓蓓;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探析[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丽;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娟;民国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郭炬佳;广东民办高校人力资源问题与政府政策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7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37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