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利用好社会资源

发布时间:2018-08-14 14:40
【摘要】:很多社会资源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地方院校更应该积极发现和引入社会资源,通过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合作培养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注意维护学校合作方和研究生的利益,才能使合作培养得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Many social resourc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discover and introduce soci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rough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the ke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is the training goal, training mod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nly by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school partne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can the cooperation develop sustainably.
【作者单位】: 广西工学院;
【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0111)支持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秉揓,孔峰,覃伟年;校企双赢:发展校外专业实验室的前提与归宿[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2 王伟清;;“教育资源学”及其创建[J];教育与经济;2006年02期

3 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绪良;谷东起;陈焕珍;;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2 吴勇;;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地的应用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3 侯光明,李存金;牲畜品种结构优化及草原资源保护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杨素华,胡嘉滨;黑龙江省土地荒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及其立法初探[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伟清;;论技术性教育资源的基本性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杨铭;马捷;;我国人为贫水化的产生及其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7 程广超;;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7期

8 刘作华;周小霞;谭世语;孙大贵;李泽全;陶长元;;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广东化工;2010年07期

9 黄秉揓;罗晓曙;苏检德;;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年06期

10 敖登高娃,巴雅尔,宝音;半干旱区县域农业自然资源评价研究——以和林格尔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田晓锟;;二十世纪资源观的演变及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林文棣;;西部大开发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探讨[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参考文献[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4 牛漫兰;;安徽省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庆文;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明剑;海洋功能区划中的空间关系模型及其GIS实现(以莱州湾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吕彩霞;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汪党献;水资源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7 欧阳进良;农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与政策选择[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李显军;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存金;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1年

10 谭旭红;矿产资源资产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倩;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钱军强;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6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海政;水资源大系统多目标风险型群决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尧桂龙;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水质预测与水污染控制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谷明;风景名胜旅游产品的价值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张西林;水库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芭芭拉·科姆;戴甚彦;陈洪捷;;通向博士的路径:在精英选拔与规模扩张之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罗道全;;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11期

3 刘娟;;南非“首席科学家计划”的实施及其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2期

4 吴子贵;胡旭阳;;浅议博士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耦合新模式的建立[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5 马安伟;杨国权;于彩虹;张喜梅;;日本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5期

6 刘缨,胡赤弟;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7 王惠青,杨新援;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评论;2000年06期

8 王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9 孟庆松,韩文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简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谢晋洁;王文奎;孙宁;;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健;唐祖爱;;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1期

2 陈立章,邬力祥,邓斌;加强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衡天书;;加强地方院校研究生管理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张杰;水淼;盛育冬;孙杰;;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菁;王文贵;;新形势下对我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2期

6 白玉堂;徐志胜;胡立群;;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蒋裕平;;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J];文教资料;2007年01期

8 程昊;韦剑;黄永春;;当前广西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邵延峰;伊宝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S1期

10 赵金龙;;合理运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昌幸;于晓飞;王汉江;;提高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手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碧虹;;研究生教育的供需与培养质量[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努力开创学位工作新局面[N];安徽日报;2009年

3 ;政协委员关注研究生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宁志成;完善学位体系 优化结构布局[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赵庆惠;农业研究生教育:核心竞争力在哪里[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东;研究生教育岂容“注水”[N];江淮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們;研究生教育趋向全面收费 导师资助制存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王彦;社会资本被允涉足研究生教育[N];黑龙江日报;2005年

9 通讯员 张丽;分类培养: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双轨并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谢步江;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曙钧;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燕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8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8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