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及资助特点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18 16:22
【摘要】: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及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特点,讨论了其对我国的启示:应最广泛地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根据居民承受能力、实际发生成本和预期收益等实行灵活多样的收费标准;通过完善的资助体系来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graduate education cost sharing and graduate student support system, and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we should mobilize multiple subjects to participate in graduate education cost sharing most widely, according to the residents' affordability, The actual cost and expected income are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and the problem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solved through the perfect financial aid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守福;主要发达国家高校收费实践与理论的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劳拉丝·E·格拉蒂,张慧;英国的大学生资助[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3 张志刚;;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学费及资助情况浅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4期

4 燕云捷;高等教育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年27期

5 哈巍;谁来为高等教育付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国际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6 陈超;美国高校研究生学费及资助政策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池建;发展中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朱雪梅;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理念发展探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7 伍运文;;免费或收费: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公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胡四能;;理性·责任·民主——论布鲁贝克的学术自治观[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亚雷;;中国现行公立高校收费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阎涛;;中外高校收费简析[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陈羲;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3 张静;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教育法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步江;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惠;学术活动对硕士生科研能力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晶;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闫迎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证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冰花;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牛佳;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若冰;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与投资模式探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张文和;日本国立、私立大学学费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3 王善迈;论高等教育的学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丁小浩;高等教育财政危机与成本补偿[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5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趋势[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6 钟宇平,陆根书;成本回收: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另类选择[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汉江,裴庆祺;浅谈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几点隐忧[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1期

2 李振玉;从国际视野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符得团;成本分担—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实质[J];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4 吴冰;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及相关措施初探[J];中国研究生;2004年03期

5 孟东军,褚超孚;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及其模型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6 方银水;重新认识我国研究生教育收益主体多元化——成本分担制度改革的可行性[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符得团,李玉泉;论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张巍;朱艳;;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看其发展的特点及优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继勇,王南,王景刚;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浅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10 丁雪梅;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朴;石正义;王麒;;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多元化模式初探[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张彤;焦永和;;工程图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邹亮畴;隗金水;黄志玲;;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张长杰;;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认识[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卓晓辉;比较视角看研究生教育[N];科学时报;2002年

2 岳娟红;理工大研究生教育:注重与实践接轨[N];太原日报;2009年

3 陈光 山东济宁;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本位[N];中华新闻报;2005年

4 记者 屈金星;中国矿大(北京)喜庆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张鸣;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的筐[N];东方早报;2009年

6 辛华;美国研究发现野花正受CO_(2)威胁[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记者 李欣瑶;努力推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凤华;中国矿大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9 若鱼;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10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庄华洁;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及其独特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世军;桂枝挥发油对TLR2、TLR4基因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赛英;中法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红;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赵军;研究生教育思想范畴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曾立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林伟连;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提升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10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190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90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