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思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is special research team, and from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of 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team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ing long effect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m performance of 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2 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年01期
4 师春苗,肖云;研究生创新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4期
5 王汉江,裴庆祺;浅谈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几点隐忧[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1期
6 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7 张慧洁;;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8 薛静,陈洪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9 孟卫东;司林波;;对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改革基本原则与基本思路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3期
10 李伟;王亚洲;邓文东;;基于公共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研究生;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秀;罗楚新;;在学科建设中培养科研创新团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2 张晓玲,王文平;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健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利庠;智力型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北京未来广告公司的智力资本管理案例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4 杨友孝,李鑫;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制度安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吴良平;高科技中小企业知识员工的管理[J];当代财经;2002年11期
6 汪红梅;汪俊哲;;基于知识员工理论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5年12期
7 段明琰;;论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8 杨勇;;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宏观制约因素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9 汪红梅;汪俊哲;;基于知识员工理论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06年01期
10 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桂;王军华;;知识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健;汤书昆;王国华;;知识型岗位价值的一种交互式多层次评估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罗尧成;;参与课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路径——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参与课题现状的分析及建议[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鹏;;基于自组织系统观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构建[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伯庐;基于均衡利益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川宇;知识员工心理契约与其态度行为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陈志霞;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董临萍;中国企业情境下魅力型领导风格之组织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袁建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成江;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刘智强;知识员工职业停滞测量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奎武;吉林油田采油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朱苓;基于组织中员工自我认同理论的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操芳;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曾本君;重庆市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韩小园;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陈春干;基于人性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李凤霞;不同类型企业核心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石倩;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钟鸣;建筑企业技术型管理人才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海兵;透视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2 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3 吴沛涛;注重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6期
4 马卫华,吴斯桃,赵敏;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团队建设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师春苗,肖云;研究生创新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4期
6 杨力;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1期
7 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 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理工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8 骆兴山;研究生导师素质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J];理论界;2001年04期
9 方文东;关于科研团队组建的一些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10 赵元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颂阳;现代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2 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1期
3 李恩,姜波;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薄启亮 ,刘贵洲 ,麦巍;绩效管理的核心流程[J];中国人才;2005年05期
5 薛宝;我校创新团队获教育部资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陈智峰;试述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三个制度空洞[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7 刘新海;企业绩效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王颖;实践中的绩效管理[J];职业;2004年10期
9 徐红琳;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10 刘平,张斌;走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认识的误区[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维俊;;推进绩效管理 增强企业核心能力[A];云南省烟草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王宁;刘玉萍;王桂伟;甄良;;加强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建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建伟;;浅谈绩效管理[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蔡家琪;徐进;;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状况及发展趋势[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5 陈锡安;;南京地税绩效管理实证研究总报告[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牛建昭;李_g;;组建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简介[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林成梁;刘春红;;信息时代战略性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应用[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党宇红;;如何有效发挥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卢春霞;;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A];第十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柏强忠;;构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月撰稿 陶东风;研究生招生能这样进行吗?[N];文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江芸涵;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有冷有热[N];四川日报;2008年
3 刘勇 毛守军 高文举;关注绩效管理[N];解放军报;2009年
4 记者 钟燕平;中国农科院将建百个科技创新团队[N];农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胡其峰;中国农科院打造科研创新团队[N];光明日报;2009年
6 ;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N];东莞日报;2009年
7 记者王一娟;中国农科院将建设100个“科技创新团队”[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N];淄博日报;2009年
9 记者 关媛媛;打造一支高端人才的创新团队[N];重庆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黄永礼 本报通讯员 黄多能;打造创新“领军方阵”[N];安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龙;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武小军;质量成本管理创新及信息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郭荣丽;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制度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李永壮;基于个体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何怀平;复杂结构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涌现及协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蔡清而;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刘美彦;激励视角下的政府绩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杨明海;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东;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李文立;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D];武汉大学;2003年
3 李浩平;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洪玉珍;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姜宗涛;浅析企业绩效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长坡;绩效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覃萍;广州地铁总公司绩效管理主管绩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王大煜;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及实施应用[D];郑州大学;2004年
9 唐士奇;光大银行X支行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刘元章;企业绩效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1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9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