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8-26 18:04
【摘要】:省属高校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中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低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通过对湖北省三所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表明,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大的不足。省属高校加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是:加强学科及学科群建设,搭建学校特色的科研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育机制,构建新型培养模式;营造创新环境,推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出模式。
[Abstract]: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whole countr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three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it is shown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very insufficien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s follow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and subject groups, setting up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wit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reating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Break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 the new training mode, create the innovative environment, and carry out the production mode of combining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院;
【基金】:湖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省属高校研究生创新培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年01期

2 张建林;赵继承;;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述评及其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7期

3 吴金昌;朱慧;李建华;;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梁传杰;;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洁;刘莹莹;潘娟;杨焱;唐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2 孙玲;;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3 赵兴罗;苗慧凯;;论“五位一体”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调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4 陈跃东;陈孟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学研为依托的工科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刘军跃;余运胜;黄伟九;白静;;美、英、德、日四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崔传智;赵晓燕;;油气田开发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7 刘爱东;丁晨娟;夏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与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6期

8 杨满福;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陶劲松;张淑娟;;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张开鹏;;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玉洁;刘莹莹;潘娟;杨焱;唐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左绍云;梁国明;林长春;;英国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巍;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丽;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5 王怡;甘肃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尹华;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研究生自我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陈亚非;医学研究生知识分享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玺;政府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翠华;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昱;王为;张终;;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1期

2 孙洪滨;单连杰;;浅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3 张建林;廖文武;;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4 张建林;;深谙静水深流 矢志顶天立地——研究生教育30年之际再论其精神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5 梁海霞;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9期

6 张喜梅;薛焱华;冯丽娜;;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8 陈花玲;吴宏春;苏文斌;周荣莲;;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初步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9 缪园;刘栩凝;杨颖;;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10 吕志涛;;创新是我们的职责[J];中国研究生;200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温恒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周速;朱成康;单莉丽;;提高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探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2 鄢娟;贺艳丽;;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房淑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探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原丽红;张荣华;;关于文科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9期

5 韩立民;杜娟;;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施鹏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7 黎军;陈冬梅;;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学校内部因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陈华;;省属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研究[J];甘肃农业;2010年04期

9 郑中;赵芹;;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敏;黄应平;陈和春;许文年;杨黎明;;以区域特色建设省属高校校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兴黔;;发挥结构设计竞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4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陈小刚;陈俊风;林善明;;《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培霞;;浅析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术峰;;健康的心理,创新的摇篮[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候玉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马龙;贾继伟;刘爽;;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谢亚薇 本报记者 吴春燕;广东省属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肖菡;狠抓分析检查质量理清发展思路 提前谋划扎实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N];贵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芳;树立科学理念 推进科学发展[N];吉林日报;2009年

4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李灿华 李杏 梅海兵;数字背后的双赢秘诀[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陶然 王启兵;科研“顶天立地” 创新“育种育苗”[N];科技日报;2010年

6 陶然 叶文;教授办企业学到了啥?[N];科技日报;2009年

7 杨晓燕;省中行提供1.43亿国家助学贷款省属高校3万学子将获助[N];吉林日报;2004年

8 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粤学宣;不断开创广东高教科学发展新局面[N];广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吴月朗 龙华;掌舵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N];湖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程墨;湖北为省属高校发展“助跑”[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延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振峰;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冰峰;大学物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云姝;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正荣;基于创新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整合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阎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吕绍锁;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一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傅梅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创新能力演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0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