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
[Abstract]:The idea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education is to integrate natural science, techn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ideology and morality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which is practical, integrated and innov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rge engineering,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view of large engineering is "to train engineers suitable for China's industrial reality in the future",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gree system,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other four aspects of China's engineering 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党委;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8年研究课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居何处,意欲何往?’”(项目编号:08GG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TB-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仇国芳,张文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5期
2 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2 梁经锐,李业;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张海英,张锦绣;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5 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李元元;李正;林凤;;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赵婷婷;适应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2期
9 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江安凤;吴锵;;回归工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秀坤;邵辉;;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忠宝;马国远;姜明健;;提高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综合措施[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姝雨;工程教育中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庄哲峰;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工程人才培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3 韩琳;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历史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董娜;基于工程素质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万保礼;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在工科人才培养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王学东;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04年04期
3 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红芳;孙守昌;林康红;;电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7期
2 陈俊华;陶丽;;空调课程设计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7期
3 赖锦辉;;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令其;左健民;汪木兰;;大工程观与应用型工科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5 李新超;李继凯;;基于大工程观的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5期
6 王正洪;龚方红;;工程教学论的发展与创新[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继凯;;“大工程观”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9期
8 张来斌;;大工程观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8期
9 江树勇;赵立红;张艳秋;佟永祥;;大工程观下《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10 吴滨;江树勇;佟永祥;王冬;;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资源库[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振兴;;“大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万凤华;胡夏闽;;中外土建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比较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光晶;陆小华;康全礼;陈珠琳;;基于CDIO能力培养大纲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葛秀坤;邵辉;;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大宣 钱月航 李伟明 葛金华 实习生 徐潇;江苏工业学院更名为常州大学[N];常州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葛金华 孙晔成 本报记者 丁秀玉;迎风搏浪扬帆行[N];科技日报;2009年
3 钱月航;学院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 企业的车间就是学院的教室[N];常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跃敏邋许建军 刘玉琴 邵生余 陆峰;群体跨越[N];新华日报;2008年
5 龚永泉邋陆娅楠;可贵的“大工程观”[N];人民日报;2008年
6 苏公轩;注重特色 加强管理 严进严出[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田 本报特约记者 张树堂 石存信;千里绿潮涌太行[N];长治日报;2007年
8 杨江虹;创新:贯穿建设始终的灵魂[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罗晖;锻造桥梁强国的脊梁[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沈祖芸邋陈宝泉;首批十所高校启动工程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彦华;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80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8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