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18-11-05 16:32
【摘要】:中国历史学科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一直以"三基"为基本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历史研究应从单一的学科研究走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则应从传统中走出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博学人才。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Chinese history has been based on three b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should move from a single subject to social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natural science permeate, cross, and merge to form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In the aspect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we should come out from tradition and cultivate erudit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师范大学;
【分类号】:K2-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天社;;世界史科研生长点确立问题研究——以研究生教育为视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茗;;在复古与学西之间——论冯桂芬的行政改革思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孟亮;;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11期

3 张师伟;;中国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的沟通和衔接[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王垒;;对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考察——以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视角[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罗兵;高月华;;项目引导的应用型研究生协作培养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6 吕文彦;王玺;于翠梅;;教学研究型农科大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及其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9期

7 王垒;;儒家伦理价值的现代观照[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何晓聪;段丹;;地方文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9 何晓聪;;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8期

10 金凌志;王小敏;;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宋桂英;晚清山东团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孔祥宇;《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永;晚清洋务派政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峰;民初陆军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文彬;慈善救济事业与社会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民苍;唐甄民本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海军;徐复观民本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杨娟;绅商阶层与苏杭甬铁路风潮评述(1905-191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福春;大夏之魂欧元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钱秀飞;《中外日报》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冲,崔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刘建秀;杨新宇;;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3 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张国有;就学就业趋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5 崔明德;;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李振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宋琼;;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6年04期

8 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4期

9 杨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年06期

10 马太·多冈;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俊玲 本报记者  杨晨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记者  宗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殷朝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柯演;;我院1980年科研工作巡礼[J];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本文编号:2312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12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