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
[Abstract]:In the face of problems in life, work, stud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ome people can take it easy and quickly find a solution; others will be too busy to come up with effective solutions. Th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individual tacit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治金;;隐性知识视角下的研究生选拔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贾新梅;孙艳超;;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曹巧艳;;高校项目团队中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4期
4 戴小鹏;黄璜;张引琼;;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5 王运武;;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J];科技导报;2011年28期
6 李香林,温有奎,冯珍;测度高校隐性知识转化绩效的DEA方法[J];情报杂志;2004年10期
7 谢淑海;张燕;;试论知识创造视野下的案例教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达建;刘明捷;;隐性知识与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柴旭东;;隐性知识视野下的大学创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胡平杰;;高等教育中隐性知识的传递:师德与学生人格塑造[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兴;;新生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定位与实践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叶增编;侯怨水;;对高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3 蔡德章;;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童书琦;;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策略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曾美莲;王道;;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曾美莲;王道;;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金和奉;;创新民族学校教学研究方式 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邢祖锐;;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赵居礼;张科海;;试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龙军;专家呼吁大学生要学会学习[N];光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振国;学会学习[N];光明日报;2002年
3 记者 李林岩;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N];吉林日报;2006年
4 崔景贵;学会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6年
6 翟双庆 陈静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改革稳步推进[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 徐仲安;大学可持续发展四个突破口[N];光明日报;2010年
8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马利华;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香港教育学院署理校长 陆鸿基;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佘正文;大学,,梦起飞的地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宋丹;基于知识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吴洁;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淑玲;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韦春伊;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晓铭;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唐雯雯;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教师集体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振华;高等学校知识管理:聚焦于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D];苏州大学;2007年
6 凌晨;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会聚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伟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探讨及网络平台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巧娣;试论高校知识管理[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杨碧娜;长沙师范学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齐艳霞;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67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6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