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观
[Abstract]: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innovates and resolves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constructs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s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To provide effective personnel support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driv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the innovative view of postgraduate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to ensure the concept of quality,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education, we must alway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ll kinds of work such as social servi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vide strong talent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Second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create a new training model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dynamic and positive innovative ideas. Finally, an open international view and a broa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re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with internation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can draw lessons from and absorb advanced educational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era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view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wa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编号:11552148)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力;;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施琼;杨丹丹;蒋凤兵;;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思路[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龙翼飞;丁相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会议综述[J];法学家;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勇;;建设研究生培养规范体系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1期
2 程诚;宋玲;;新时期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5年28期
3 秦惠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步与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年03期
4 沈祖芸;高校企业大联盟——上海推出“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J];上海教育;2004年24期
5 陈刚,司乃潮,赵玉涛;试论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6 卞清;高校研究生成绩档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档案与建设;2005年06期
7 李肖峰,吴延玺;新时期如何改善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1990年04期
8 王小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尹继卫;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新思路[J];岭南学刊;2004年02期
10 王玉初;;研究生“以奖代免”值得期待[J];教育;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威;吴宇川;;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及其成效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蔡德章;;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魏庆朝;;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赵兴太;郭晓燕;;新形势下研究生与企业合作管理模式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雪林 通讯员 黄艾娇;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培养[N];文汇报;2009年
2 曹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卓晓辉 王静;研究生教育质量五大影响因素[N];科学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叶青;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非“全面收费”[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贾晓燕;本市将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N];北京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郭熠;共建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N];滨海时报;2010年
7 ;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创新”意识[N];科技日报;2000年
8 钱恂熊;河海大学聘任研究生培养督导专家[N];科学时报;2009年
9 记者 范宏喜 通讯员 刘滨;共建地学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韩晓蓉;复旦酝酿研究生培养大改革[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4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10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4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辉;高校跨学科组织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欧阳韬;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型资助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1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41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