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以国内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为例

发布时间:2019-02-13 01:09
【摘要】:在对国内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目前的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院系归属、学科专业归属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利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产业进步。认为对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里的学科专业作出及时调整以给相关学科以明确的定位和名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Abstract]: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cience in Chin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efects in the current mode of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such as the attribution of the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the attribution of the subject and specialty, and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Not conducive to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progres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make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in the subjects of awarding Doctor, Master's degree and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issued in 1997, in order to clearly position and rank the relevant disciplines.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卫明;孙冰;;项目管理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2期

2 吴荣顺;;国外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及其启迪[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3期

3 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3期

4 沈延兵,费毓芳 ,陶德坤;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7期

5 程智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6 杨卫;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4期

7 张寿庭;刘韩星;张礼卿;王利峰;黄鸿德;袁志香;;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钟子亮;周咏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樊晓平,文大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张艳;陈洪根;;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中国研究生;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湘伟;刘锋;袁兵;;工程力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握文 记者 李伦娥;国防科大研究生教育成果突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5 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吴本厦 口述 国务院学位办 欧百钢 整理 原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 张酉水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 沈友益 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局长 王民栋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龙正中;深切缅怀黄辛白同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7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良娟;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6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7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吴庆华;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中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21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421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