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外博士后制度新发展与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DIA070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制度分析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7087301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云;;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丹华;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纪子英;吕蕾;;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创设、运作与改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5期
2 姚云;;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潘晨光;方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博士后发展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4期
4 周元敏;许宏武;;中外博士后制度的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4期
5 刘丹华,陈谷纲;试论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模式的转型[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振福;论对金融混业经营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陈立兴;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勇涛;军队医学院校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范平花;美国博士后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3 冯莹;技术创新视野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定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陈德均;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博士后工作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本回;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丽宁,冯慰荣;市场经济体制下博士后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2 赵娟娟;借鉴美日博士后制度 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燕明;;美国生涯教育发展历程、特点与借鉴[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2 伍晓霞;;浅析美国生命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1年06期
3 王杰宇;;澳大利亚博士后就业危机与解决途径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M.Brownell Anderson;Steven L.Kanter;刘瑞梓;;北美医学教育,2010[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5 周美丽;;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6 郑淑贤;;论美国女权运动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7 秦娜;;简析中美大学评价的差异[J];学周刊;2011年26期
8 南晨;;中国“博士后”的真正来历[J];文史博览;2011年01期
9 朱梦怡;;浅析二战后美国研究型高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方展画;王东;;美国校园危机管理探究——兼论国内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陶红;;美国公立高校差别学费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占盛丽;;政府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1990年以来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需求实证研究文献回顾[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崔瑞锋;郑南宁;齐勇;王兆安;;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5 刘丽芳;沈红;;“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晓洁;博士后制度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2 记者 杨晨光;高校博士后制度尚需科学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丰捷;博士后制度需要改进[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武唯;科研领军人才的摇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实习生 杨■ 本报记者 唐先武;走近博士后世界[N];科技日报;2002年
6 记者 陈茹冰;北京博士后工作添交流新平台[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7 张倩战 洪冬莲;高学历能够保证高诚信吗[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钟言;重点转向临床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晓笛;清华博士后成就令人刮目[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郑骊君;缓解就业压力 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锐;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D];南京大学;2011年
2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黄丽娜;美国综合大学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学超;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档案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志荣;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3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5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