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0-28 17:49
【摘要】:结合作者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从造就人才的角度出发,就培养研究生的志向、激发其创新潜力和有所成就等方面,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玉平;孙博;;对构建研究生创造力系统的一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2 阮长耿;;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6期

3 周立伟;笃学诚行 惟恒创新——谈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4 黄荣辉;教书育人培养有志向的知识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平;;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德育新内容[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庞辉;;沈北大学城知识生产体系的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核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楚冬玲;陈立媛;赵凌飞;;构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探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何柏芝;曹红丽;;切实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段芳萍;;扩招形势下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馨;;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的十年历程[J];石油教育;2009年02期

7 张建理;;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型学习[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黄平;;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德育新内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代志军;我国体育院校篮球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魏航;中美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舒满英;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生导师队伍管理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友谊;;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吴玉平;工科研究生应具备综合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3 吕乃基;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中介与桥梁的科学技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泉;创新与研究生学位论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2 何世娣,王国美;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卢英;试论研究生的业务素质教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陈运平,颜长青;规模迅速扩张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探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伟,吴剑平,李志华;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问题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尚钢,廖赛娟;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7 蒋本一;谈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1期

8 张仲选,茹少峰,张文鹏,王连堂;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9 姚晓红;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吴海生,陶恒沂;从思想根源抓起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锁义;田华;王麟生;;硕士研究生高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建华;江晓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青峰;许克毅;;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成建军;;把握规律 讲究方法——做好新世纪研究生的思想工作[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5 张大伟;;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及引导[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6 马聪;;医学影像学研究生助教制度—教学中的新活力[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诊断与研究学习班论文集[C];2007年

7 陈芬;;话题作文的创新[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仇恒喜;何爱华;;嘉兴市培育创业主体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亮 本报通讯员 孙宁华;研究生择业缺“媒人”[N];苏州日报;2005年

2 钱夙伟;研究生收破烂成本太高[N];贵阳日报;2005年

3 胡荣X 胡虹娅;研究生招录制度弊端亟待纠正[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早报评论专栏 葛剑雄;再谈研究生收学费问题[N];东方早报;2005年

5 郭韶明 杨芳;研究生秘密结婚为哪般[N];贵阳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柯;就业需求引导研究生求变[N];人才市场报;2005年

7 杨晨光;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宽广空间[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8 张军、刘一代;网上演练成为研究生必修课[N];解放军报;2005年

9 温红彦、施芳;研究生不会全面收费[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早报特约评论员 葛剑雄;研究生收费大势所趋 奖学金制度亟待加强[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6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朱海东;一种新的睾丸组织特异性核孔蛋白cDNA BS-63的克隆、特性分析及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8 彭瀚;新锌指蛋白HZF1的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10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蓓;基于Web的研究生毕业信息系统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2 彭江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崔峰;关于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喻瑶;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健康促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宏坤;关于现代包装结构形态创新的思考[D];青岛大学;2006年

6 王春霞;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富民;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薛鹏;商业模式逻辑结构及持续创新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丁瑞萍;论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文红林;论中国包装设计创新[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5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