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研究生科技报国精神培养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6 22:02
为了服务于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高校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科技报国精神的工科研究生。文章从爱国教育、导师引导以及学生科研三个方面分析了现有教育体系下科技报国精神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个面向教育主体、教育介质以及教育客体的培养范式。该培养范式以建立研究生的爱国热情为前提,以解决国家第一线需求为动力,以激发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通过该培养范式,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至诚报国精神的研究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概述
二、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爱国教育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自身特点
(二)研究生导师主动参与教育的力度不足
(三)部分学生缺乏科研追求
三、措施
(一)教育主体
1.培养单位层面
2.导师层面
(二)教育介质
1. 互联网教育
2. 讲座和组会教育
(三)教育客体
1. 课题组层面
2. 研究生层面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路径[J]. 彭耕,王青.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5)
[2]“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及治理对策[J]. 杨丽丽. 黑龙江科学. 2019(13)
[3]“羚羊奔跑”精神文化建立培育创新型研究生团队[J]. 蒋丰兴,张建梅,周卫强,张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6)
[4]针对研究生学术讲座开展的利与弊[J]. 衡小红,冯敏,王点. 文学教育(下). 2018(11)
[5]组会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 张冠茂,王志爽.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7(08)
硕士论文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振诚.山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7044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概述
二、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爱国教育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自身特点
(二)研究生导师主动参与教育的力度不足
(三)部分学生缺乏科研追求
三、措施
(一)教育主体
1.培养单位层面
2.导师层面
(二)教育介质
1. 互联网教育
2. 讲座和组会教育
(三)教育客体
1. 课题组层面
2. 研究生层面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路径[J]. 彭耕,王青.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5)
[2]“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及治理对策[J]. 杨丽丽. 黑龙江科学. 2019(13)
[3]“羚羊奔跑”精神文化建立培育创新型研究生团队[J]. 蒋丰兴,张建梅,周卫强,张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6)
[4]针对研究生学术讲座开展的利与弊[J]. 衡小红,冯敏,王点. 文学教育(下). 2018(11)
[5]组会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 张冠茂,王志爽.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7(08)
硕士论文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振诚.山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70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7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