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基金】:2009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质量保障机制”(编号:09JXM-ZD0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掌握某专业(或职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全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君;刘丹梅;顾玉萍;;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徐博;高伟;奔粤阳;周广涛;;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7期
4 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5 夏守信;詹一虹;陈晓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改进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张俊峰;赵军;王建强;陈淮;葛素娟;;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01期
8 罗英华;;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励作用——以复旦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张静;田小平;;以就业为导向,推行本科艺术类实践教学[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S1期
10 邓红;孟永宏;谢俊;;浅议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校外导师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郑继超;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李秀勤;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王晓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范雯媛梓;广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若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许颖;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应春;丁毅强;刘怡军;;广东省工科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徐慧;;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今日科苑;2009年07期
4 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力宇;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介[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6期
2 赵丽娜;;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及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7期
3 ;数说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年07期
4 沈文钦;;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J];成才之路;2010年17期
5 陈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年04期
6 李红;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7 ;北京大学采取“3+2”方式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1期
8 彭齐东;周红燕;贺浩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控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翟怀远;陈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10 黄海峰;;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3 ;华南理工大学介绍[A];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胥布工;;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5 ;会议组织委员会[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A];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作者单位索引[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前言[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赵人达;;前言[A];交通土建及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琼霞 实习生 伍超;家电巨头进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通讯员 刘继红 蒋开球 本报记者 吴春燕;“脑力工厂”与“体力工厂”对接[N];光明日报;2006年
3 赵建;校园网:带宽与安全并重[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刘继红 刘慧婵 龚华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跻身全国一流[N];南方日报;2007年
5 记者 柯颂邋通讯员 黄奋敏;签下十个项目[N];中山日报;2007年
6 记者 祝平 汪红宇;创新创优 勇争一流[N];建筑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符王润;心怀鹰的理想 崇尚牛的精神[N];广东科技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汤璇;只要是“传统”就值得鼓励[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徐磊;康佳携手华南理工 建成IPv6终端显示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杜再江;首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奖学金[N];贵州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选区激光熔化成型不锈钢零件特性与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潘放;通航桥梁船撞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纪卿;有关城市居民区声音空间组合关系的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邹东;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源;研究生教育质量功能展开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黄嘉颖;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结构形态变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海芳;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范雯媛梓;广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程雪;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及其教育质量评价[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5 佘宇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静;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瑞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秀勤;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杜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9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