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研究生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1:36
本文关键词:吉林大学研究生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当代研究生除了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现实问题以外,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使得他们处于非常紧张的心理压力之中。虽然是高学历人才一般性的自制力很强,但是伴随着青春后期的生理变化,每位学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往往因为阅历不足,或是没有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常常出现各种困惑和烦恼,影响心理健康。 据我国心理学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发展,我国高级知识型人才中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约达到20%—3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所上升的趋势,部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已经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以及正常的生活。 野外生存训练课程能够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从事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人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在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存在心理障碍或是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处理采用心理方法进行调节、疏通和治疗外,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也是心理健康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一种崭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尚未引进高校研究生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的拓展,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中的跑、跳、投掷、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从而突破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的格局,不仅能增强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丰富和完善研究生体育课程体系,使野外生存训练的特殊性体现于生活、生存与体育技能教育和身体活动中,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不仅对研究生的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同时也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研究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野外生存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不仅体现了现代体育教育的新理念,也符合我国研究生课程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研究生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吉林大学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吉林大学研究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2、吉林大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情况。3、分析吉林大学为研究生开设野外生存课程的有利因素。4、探讨吉林大学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野外生存训练作为研究生体育课的意义所在,分析国内外现状;然后对吉林大学研究生的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情况和身心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与评定,对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和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经研究后得出结论:“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课程目标,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和课程论体系,可以列入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吉林大学在校研究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日常生活时间宽裕,但实际身体锻炼机会少,具有参加野外生存的兴趣和动机,适宜对其开展野外生存课;开设野外生存课对吉林大学研究生心理具有积极影响,“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价值观,,对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提高的作用,对研究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有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应付方式更加积极健康;吉林大学作为全国规模较大的高校之一,已具备足够的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课的有利因素,在考虑吉林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学校课程设置、学生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吉林大学完全可以克服相关的不利因素,适时地、适地的开设适当项目和强度的野外生存课。研究生对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热情很高,吉林大学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程已具备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可行性的。 最后,对吉林大学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提出建议:1、吸取军队体育的相关科研成果。2、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3、建议我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研究生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课程的进程。4、建议我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研究生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课程的进程。5、研究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开课经费要专门立项,专项拨款;成立相应的教研室或专门的工作组。6、在我校加强对野外生存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投入,让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对野外生存训练的研究中,尽快研究出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的一整套野外生存新体系,缩短科研成果向实践活动组织转化的时间,为野外生存在我校顺利地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研究生 野外生存训练 可行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3
【目录】:
- 内容提要4-8
- 1 前言8-16
- 1.1 问题的提出9-11
- 1.2 国内外现状11-13
- 1.3 研究意义13-16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9
- 2.1 研究对象16
- 2.2 实验路线16
- 2.3 研究方法16-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54
- 3.1 "野外生存训练"作为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意义19-21
- 3.2 吉林大学研究生生活学习状况分析21-26
- 3.3 研究生野外生存课学习兴趣水平的调查问卷研究分析26-34
- 3.4 开设野外生存课对吉林大学研究生心理的积极影响分析34-39
- 3.5 以"俱乐部"的形式开设吉林大学野外生存课的课程模式分析39-42
- 3.6 吉林大学开设野外生存课的课程设置分析42-47
- 3.7 影响吉林大学开设研究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相关因素分析47-54
- 4 结论与建议54-56
- 4.1 结论54
- 4.2 建议54-56
- 参考文献56-58
- 中文摘要58-59
- Abstract59-61
- 附录161-63
- 附录263-66
- 附录366-75
- 附录475-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中鹏;邹玲玲;;对山东省高校定向越野运动教学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泰鹏;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雨;农林院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赖新明;福建省高校户外运动拓展训练课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钱晓艳;野外生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86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8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