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能力递进, 纵横拓展, 模块化设置” 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pdf
本文关键词: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164922429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构建“能力递进, 纵横拓展, 模块化设置” 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中课程与教材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年第 17 期教学高职教育的衔接, 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是完善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这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共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但是这种衔接应该如何进行,学界和主管部门尚无定论, 已经成为制约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瓶颈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高职发展现状,我们与相关学校合作,构建了“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在相关专业开展前期实验研究, 以期为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路径。一、“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课程衔接模式的设计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不同层级, 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决定了二者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存在层次和范围的区别。我们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模式是“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其中,能力递进应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上,纵横拓展应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 而模块化设置则应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上。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的基本内涵及衔接中的设计要求做具体分析,如图 1 所示。(一) 确立“能力递进”的课程目标1.“能力递进”的内涵中职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着层次上的差别。课程目标在范围和层次上有效合理的衔接, 是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基础。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目标应该呈现“能力递进”的状态。能力递进指的是,学生在中职、高职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能力, 但高职获得的职业能力水平应明显地高于中职。通过中高职有效衔接, 使中职专业人才经过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 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和深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柳燕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00)摘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涵,也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技术难点。我国目前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更多的是体现在学制上的衔接,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衔接,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衔接,本文提出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能力递进”应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纵横拓展”应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而“模块化设置”则应体现在课程结构的搭建上。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衔接模式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290(2012)0017-0056-05— 56 —化。衔接课程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即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过程,在学习者不同的职业成长阶段为其提供符合其职业发展特征的课程内容。中职强调简单技能,高职强调复杂技能;中职强调单一技能,高职重视综合技能。两个层次之间要相互沟通,科学地划分各自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尽量避免两者的重复,整体考虑中高职课程的衔接。2.课程目标的衔接要求针对课程目标的衔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中高职课程目标应各有侧重。中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目标突出中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 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尤其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的养成,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高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以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基础, 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求,在立足“点”的同时兼顾到“面”。在专业能力方面要侧重岗位技术领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2)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目标的纵向衔接标准,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中相应的要求,例如初级要求对应基础层次,中级要求对应提高层次等。(二) 设计“纵横拓展”的课程内容中高职课程衔接,要在课程内容上体现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深化与拓展。1.“纵横拓展”的内涵(1)横向拓展。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横向拓展,指学生在高职阶段获得与中职阶段工作范围相近但又不同的职业资格。通过高职层次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就业层次,也可扩展就业范围。如数控专业的学生, 中职阶段设置数控机床操作课程,毕业生取得数控机床操作工的职业资格,但通过在高职阶段学习数控维修技能,可以获得数控维修方面的职业能力,最终也可取得数控维修工的职业资格。(2)纵向拓展。纵向是指中职的课程和高职的课程,既是两个相对独立且自我完整的课程组合,又是两个上下分层、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的课程是基础,高职的课程是延续和提高。中职的课程体系在确保中等职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自身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 又要满足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需要。高职课程体系以中职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实现课程的纵向提高。2.课程内容的衔接要求关于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做到以下三点:(1)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应彻底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据此,不仅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 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能够凸显职—57 —业教育的特色。(2)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各专业在研究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时,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中高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和核心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内容体系。(3)高职专业课程内容要以中职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 特别是具有纵向衔接要求的课程要明确中职课程的培养目标和高职课程的起点,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三)搭建“模块化设置”的课程结构1.“模块化设置”的内涵“模块化设置”是指课程结构设计为模块化。中高职课程分别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图 2)。在每一模块中,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可构建成若干子模块,每一子模块包括一门或多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重在保证中、高职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 并为专业学习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岗位核心能力、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内容。这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点, 其中具有纵向衔接要求的课程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难点。专业拓展课程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2.课程结构的衔接要求(1)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均应按照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中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与***理论、就业指导、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体育等学科,但在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0101.html